-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菌种室工艺卫生管理制度解析
公司:
文 件 名:菌种室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编 号:
起草部门:101车间
颁发部门:质控部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执行日期:
分 发 号: 目的:建立控制区、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
范围:菌种室控制区、洁净区。
职责:车间主任、管理人员、菌种室操作人员。
内容:
区域环境卫生要求
(一)、控制区(百万级)
地面整洁,门窗玻璃、墙面、顶棚洁净完好。设备、管道排列整齐并包扎光洁,无跑、冒、滴、漏现象,定期清洁、维修并记录;
设备、容器、工具按定置管理要求放置,并符合清洗标准;
生产场所不得吸烟,不得吃食品,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和私人杂物。
设备、容器、工具、管道保持清洁。外包装材料彻底清洁前不得进入本区域;
(二)、洁净区(十万级,万级,局部百级)
菌种室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页码2/8
1、除符合控制区要求外,还需严格执行洁净区管理制度;
2、区域环境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温度与湿度 洁净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以穿着洁净工作服不产生不舒服感为宜。其中,100级,10000级(操作间、缓冲间、冰箱间、摇瓶间、恒温间、灭菌间)控制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100000级(小走廊)洁净区控制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45-65%。
(2)、压差 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3)、送风量 菌种室的洁净区送风形势为非单向流,换气次数为≥20次/每小时。
(4)、新鲜空气量 洁净室内应保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
3、菌落测试:净化台、无菌操作间、缓冲间、洁净区走廊每班测试;冰箱间、摇瓶间、恒温间、灭菌间每周测试两次。其中:100级要求≤1个/皿,10000级要求≤3个/皿,100000级≤
4、物料净化:可灭物品、不可灭物品进入洁净区必须按物料的净化程序出入。灭后物品及时放进无菌操作间,污染物品严禁带入无菌间,应及时搬出洁净区。
关于操作过程:
菌种室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页码3/8
(1)、操作人员必须按净化程序出入,且穿戴整齐后方可进入。
(2)、进出洁净区各室要迅速关门,严禁两门同时开放,风淋门、传递窗、灭菌柜等连接洁净区与外界的门严禁同时开放。
(3)、操作人员进入缓冲间,应先换拖鞋,用消毒液浸泡双手1分钟后,再穿经灭菌的无菌衣(下衣套在上衣外面)戴无菌口罩后方可进入操作间。注意:头发、无菌内衣等不得外露。
(4)、无菌操作前,应用消毒液擦拭无菌间内净化台、墙壁、地面,启动净化台,喷雾消毒后离开无菌间,紫外照射半小时以上再进入操作。无论无菌间使用与否,每班必须开紫外灯1小时以上。
(5)75%酒精棉消毒手,包括手心、手背、指间、指甲等,以后每隔5~10分钟(视操作情况)用75%酒精棉消毒手一次,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快、稳、准,严禁说笑、随意走动。
(6)、操作完毕,关闭净化台,将所有物品搬出操作间,缓冲间,用过物品应及时清理,不得堆放不必要的物品,用消毒液依次擦拭操作间净化台、墙壁、地面,缓冲间墙壁、地面等,喷雾消毒后离开,按相反次序脱去无菌衣,放回指定地点,并开启紫外灯。
区域清洁工作内容:
(一)、控制区
菌种室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页码4/8
1、菌种室控制区卫生实行专人负责制,每班清扫、擦拭控制区内所有门窗、地面、室内用具、设备外壁及墙面污迹,清除并清洗废物贮器,并用0.2%新洁尔灭或600PPm新概念消毒剂喷雾消毒环境,物品使用完毕按要求定置摆放,使用工具为尼龙条帚、白墩布、毛巾等。
2、每周全面擦试控制区的墙面、顶棚、照明设施及其它附属装置。
3、配料间要求干净、整洁,垃圾每天清理,不得存放。操作完毕,将台面清理干净,有关器具归位,保持整洁。贮物柜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分类摆放,不得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4、各类物品使用后应及时放回指定地点,带盖物品不应敞口放置。每班待灭的物品、培养基等应整齐摆放在指定地点、区域。
5、接种桶每月用稀盐酸浸泡1小时,用清水洗净后于120℃高压蒸汽灭菌1小时,备用。
6、废弃的茄瓶、种液平皿及有残留菌液的空瓶不得敞口放置,必须及时清洗或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处理后将各类物品分类定置放置。
7、通过物料和人员的门应设有塑料门帘、每班清理,无特殊情况不得挂起。
8、更衣室地面要求干净、无污迹,更衣柜内物品按要求摆菌种室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页码5/8
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