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诗比较阅读
杜甫诗三首 秋兴、登高 比较阅读 【学习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比较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765年四月旅居夔州期间(两年) 《登高》——767年秋夔州 相同的背景 比较景物特点 1、《秋兴八首》其一 意象:凋伤的枫林,萧森的巫峡,汹涌的江波,塞上的风云,两开的丛菊,孤独的小舟,急促的砧声 意境:阴森萧瑟、孤单凄凉 2、《登高》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 意境:萧索惨淡、辽阔苍凉 比较情感 面对自然秋景,作者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感情是否一致呢?能否用一字概括呢? 比较情感 1、《秋兴八首》其一 2、登高 比较表现手法 相同点:情景交融。(情感深沉) 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不同点:《秋兴八首》其一 1、托物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象征【骇浪滔天,暗寓了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阴云匝地,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3、烘托【以秋风、捣衣声烘托含辛茹苦的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和凄凉】 《登高》 1、视角变换——仰视与俯视相结合 2、多重感官——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3、时空相结合 4、衬托【以长江的“不尽”衬托人生的短暂,抒发韶光易逝之感】 5、直抒胸臆【“艰难苦恨”,一个多年飘泊,孤苦无依,鬓发斑白,年迈多病的老者形象跃然纸上。】 比较李杜 如果说李白呈现给我们的是浑身氤氲着侠气、仙气、阳刚之气的话,那么,迎面而来的杜甫则是整个的包裹着酸气、霉气、迂腐之气。李白飘逸浪漫,杜甫沉郁现实。面对朋友,李白是洒脱的,而杜甫却是细腻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就是他对友人的关切问候。面对社会,李白选择的是任性自由,纵情山水而杜甫则在一声声叹息中浮浮沉沉,饱受折磨。李白与杜甫有那么多的不同,却结为挚交好友,你对他们二人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他们的诗歌谈谈你的感受。(300字左右) * * * * * 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也称其为杜工部。 他经历了使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目睹了战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感受了战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代苦难,于是他的诗歌就成了乱离时代的悲歌。 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一切景语皆情语 ——刘勰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李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悲秋 悲自然之秋 悲人生之秋 悲国运衰落之秋 两行他乡泪 一片故园心 身逢乱世 时值悲秋 离乡万里 漂泊他乡 家国多难 孤独无依 体弱多病 人到老年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宋代罗大经: 风格: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