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哲导论第四章(学)解析
Part 5: 第四章:本体论 * 一元论:认为只有一种实在或只存在一种真实的东西; * 二元论:认为有两种实在或存在两种真实的东西; * 多元论:认为实在由多种不同的真实东西构成; * 虚无主义:认为不存在任何真实的东西。 本体论的讨论框架: 二元论 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 “我已经清楚地查明,灵魂在其中行使作用的那部分肉体决不是心脏,也不是整个大脑,而纯粹是大脑所有部分中最里面的部分,即位于脑部物质中间的某一很小的腺体。它悬垂于导管之上,而处于大脑前腔中的肉体凭借此导管与后腔中的精神发生联系,因此腺体中所发生的最微小的变化也能非常大地改变这些精神的过程;而同样,精神过程中所发生的最小变化也能对改变腺体的活动起很大作用。” 笛卡尔的阐述: 唯物主义一元论 ※ 行为主义 —— 这个学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创立的。 行为主义的三种变化形式: Ⅰ强硬行为主义:不存在心灵、精神活动、精神状态,或精神过程之类的东西,只存在运动的肉体。 Ⅱ 温和行为主义:心灵、精神活动、精神状态及精神过程也许是存在的,但从方法论上来看,科学家即使不参照任何精神方面的东西,也可以从总体上对行为作出充分的解释和预测。 共同点: —— 所有对于人类行为的描述,包括对所谓精神生活的描述,都可以转换成对可见“行为”的描述。如果转换不了,那就表明:这些描述要么有误、要么无意义。 行为主义存在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对其他人都是行为主义者:你对任何人的任何了解,都是通过观察其行为得来的; * 对二元论的一些疑问,也使我们转到了行为主义。 § 笛卡尔无法说明心灵与肉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可能的; § 也从未令人满意地处理好“他人心灵的问题”。 行为主义的问题: * 行为主义理论适用于每个人,却惟独不适用于理论者本人; * 行为主义者想清除的那些指称精神行为的词汇,是对人类存在的必要解释。 行为主义的三种变化形式: Ⅰ强硬行为主义:不存在心灵、精神活动、精神状态,或精神过程之类的东西,只存在运动的肉体(这些运动即“行为”)。 Ⅱ 温和行为主义:心灵、精神活动、精神状态及精神过程也许是存在的,但从方法论上来看,科学家即使不参照任何精神方面的东西,也可以从总体上对行为作出充分的解释和预测。 Ⅲ 逻辑行为主义:精神性术语的意义最终必定与可见行为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 赖尔对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攻击: …… 以上概述了那种权威的学说。我将常常有意将其贬称为“机器中的幽灵说”。我想证明它是完全错误的,而且不是错在细节上而是错在原则上。它是 …… 一个特殊的大错误,即一种范畴错误。” —— 范畴错误就是:套错范畴类别了,并从错误归类中得出了荒谬结论。 赖尔落在了笛卡尔和斯金纳之间的某个地方。 * 赖尔同意笛卡尔的观点:认为运用精神性的术语来描述人类活动不仅合情合理,而且绝对必要。 * 赖尔还是更接近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而不是笛卡尔的二元论。赖尔对某一行为的理解:是在描述做某事的方式而不是在描述精神活动。 * 在赖尔看来:精神性术语的意义,最终必定是与可见行为联系在一起。精神趋动了行为,并通过具体行为来表现其精神内容。 赖尔的观点评价: —— 赖尔的确在消除“机器中的幽灵”神话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他对于精神性术语与行为方式之间的逻辑关联的阐述,并不具有广泛普适性。“机器中的幽灵”实际上并未被彻底驱除,它还是常常在哲学中纠缠我们。 ※ 心脑同一论 ——“感觉只是大脑过程,仅此而已。” 心脑同一论的优势: * 承认了精神活动的存在,但并不认为精神性术语其实就是指行事方式;而是恰如其名地声称:精神性术语命名的确实是一种真实实体—— 大脑活动; * 而且避开了二元论的所有陷阱; * 也似乎还有科学权威作后盾。 莎菲尔的批判观点: —— 探讨“思维的空间位置”是没有意义的。那么,精神状态就不是大脑状态,同一论也就是错误的。 另一种批判“同一论”的观点: ——“同一论”的内在逻辑并不可靠,也无从证明。 即便科学发展,有朝一日能出现一种科学仪器:能显示出任何时刻发生的任何意识活动,并能精确识别某些神经活动。它最多也只能证明:精神状态与大脑状态是相关联的。但这种关联并不等于“同一”;同样地,也不可能有任何科学证据有助于证明“同一”为假。 ※ 消除唯物主义 —— 不承认心灵的存在,只承认物理事物。 正确的等式不再是“X=Y”这样一种平行式;相反,它是“人们过去所称之为X,现在所知为Y的东西”。 支持者罗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