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感物质的作用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化感物质作用存在主要效应与次要效应 所谓的化感物质对植物的作用机制一般是指对植物某一生理生化过程的主要效应。 ②浓度效应 任一化感物质对植物的作用机制都与化感物质浓度有关; ③活性差异 不同化感物质的生物活性可以相差几个数量级。 ④物种敏感性。 不同物种对同一种化感物质的敏感性可以差异悬殊;如呋喃香豆素补骨酯抑制萝卜种子发芽的浓度为2×10-5mmol/L,而抑制莴苣种子发芽只需2×10-6 mmol/L。 ⑤选择性与广谱性并存。 选择性是化感物质作用的一个显著特点,如黑胡桃产生的化感物质抑制苹果树生长,但不抑制梨、桃、李树的生长。 也有许多化感物质作用谱很广,如西非豆种子中的5-羟基-L色氨酸对种子发芽的抑制往往是非专一的。 ⑥化感物质间存在相互作用。 任何植物都不只合成一种化感物质,植物化感作用是众多化感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化感物质间存在协同、加合和拮抗的作用。 ⑦环境条件影响化感作用 特别是在胁迫条件下,植物化感物质的产生量与释放量增加,化感作用明显增强,这种增强对产生化感物质的植物而言是有利的,对受化感作用影响的植物而言是雪上加霜,这提高了化感作用植物在资源胁迫时的生存能力,是具有化感作用植物往往具有较强侵占能力的重要原因。 (四)化感物质的合成、释放与分解 1、合成 植物化感化合物主要是一些次生代谢物质。主要通过醋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而产生。 2、释放 (1)淋洗 (2)根系分泌 (3)挥发 (4)植物残体分解 3、分解 化感化合物从植物体进入环境后,就会受微生物或化学作用而分解。 不同化感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持久性很不相同。生理活性很强的莨菪灵和反式肉桂酸很快被细菌分解而失活,在土壤中作用有效期只有几天;咖啡碱在土壤中可留存很长时间。 4、影响因素 化感作用存在与否、化感化合物产生的多少以及化感作用的强弱会受到植物遗传因子、植物密度、植物生长周期和不同生长阶段、植物生境和气候因子、动物和微生物侵袭、土壤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光温等环境因子,以及农药和人工化学药品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胁迫对化感物质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比如水分胁迫(干旱)、温度胁迫、营养胁迫以及辐射等。有些研究表明,酚酸的化感作用在贫瘠的土壤中可能是很重要的。 七、化感效应的应用及前景 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是减少因化学品的投入而招致的环境损害和对健康的危害。长期高剂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化感物质的正效应,避免负效应;利用化感的战略可帮助我们达到可持续农业的理想。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生态学,对于建立可持续农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1、杂草防治 作物本身能提供除莠剂。有可能利用化感化合物取代农药,至少可使除莠剂的用量大大减少。高粱、向日葵、黑麦、燕麦、大麦、小麦、苏丹草等限制杂草生长的作用是显著的,种植这些作物还可减少后茬除草剂的用量,把它们的残茬留在田里、秸秆覆盖或作成堆肥使用,都是有效的。 更好地利用轮作制,利用一茬对杂草有克制作用的作物,在当年和下一茬作物发挥治草作用,还可避免连作常出现的自毒现象。 毛果破布草化感作用物对多种杂草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控制某些杂草 冬小麦释放的化感作用物能抑制白茅生长,在白茅生长多的农田,用冬小麦和其它作物轮作可抑制或防治白茅的危害 筛选、分离、进而人工合成活性化感化合物直接用于除莠剂,成功的例子还不多。 把化感化合物与除草剂联合使用,可起互补增效作用,可大大减少除莠剂的用量。 利用常规杂交育种的方法,可能选育出抗杂草的作物品种;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转入能制造化感化合物的酶基因,也可能开发出能有效抑制杂草的新品种。 世界上某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泰国、埃及等)研究了水稻控制杂草生长的种质资源,发现有些水稻品种可不同程度的控制稗草等杂草的生长,充分研究和发掘这些有用资源,对改良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产量,抑制杂草,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干细胞 2、利用植物有益组合 农业上应用混作、间作、套作,一般着眼点是增加光能利用。而另一方面,在某些场合可收到化感作用的增产效益。 化感作用使人们认识了植物间相生相克现象的本质,这在农林业生产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在生产实践中对植物进行科学配置、合理套种和轮作的重要性,减少生产中的盲目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同一环境中将能够相互促进的植物种在一起,而将其相互抑制的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行高频排式振捣器振捣干硬性混凝土施工工法程序.doc
- 武汉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解决方案描述.ppt
- 写作论文的技巧与方法程序.doc
-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施用描述.ppt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验收培训(恢复)描述.ppt
- 自己P5总3.19修订程序.doc
- 服务规范-多选描述.doc
- 自考03871市场调查与市场(根据新科编辑)程序.doc
- 山东省东营市2016年中考地理(word版,含)程序.doc
- 自考大纲30452数字图像技术程序.doc
- 2025年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在食品加工电商领域的精准营销策略报告.docx
- 网络文学海外市场拓展与版权保护机制创新报告:2025年跨文化传播深度分析.docx
- 2025年在线生鲜电商平台食品安全监管政策解读与应对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物流配送系统安全性与法规政策研究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优化与2025年智能运营模式创新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食品与饮料行业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信息化技术应用报告.docx
- 共享出行平台信用评价机制,2025年信用评价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路径探索报告.docx
- 2025年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关键部件生产应用报告.docx
- 老龄化社会2025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养老机构运营管理优化报告.docx
- 线上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应用与探讨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