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3年山东卷政治生活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013年山东卷政治生活及答案

07-13年高考山东卷 政治生活 一、选择题 (07年)?19.《物权法》从起草到高票通过,历经8次审议,广泛征求意见,这体现了我国 ?A.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 B.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执关? D.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07年)20.假如让你写—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恬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B.和平发展??? 战略结盟???? 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负责任的大国 ?D.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08年)1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行政机关应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这有利于 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维护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③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④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08年)18.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09年)19、某小区有些居民晚经常起打牌娱乐,影响一张姓居民的正常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继续以原 A错误,吸纳张姓居民的 D正确,因为是居民 C错误,因为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 D正确,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 21《格萨尔王传》是藏全面的抢救和整理。 ① 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文化 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受法律保护 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年)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回答17-18题。 17.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年)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年)22.2011年,山东省将开工建设新的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同时建设11000个村文化大院,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体现了政府 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广泛听取群众不过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定位犯罪,根据材料回答23-24题。 (11年)23.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年)20.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年)21.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