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胚胎培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一 前言 三 胚胎培养的应用及前景 二 胚胎培养研究进展分述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胚胎培养作为组织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发展很快。早在1904年,Hanning成功培养了萝卜和辣根的胚提前萌发形成小苗。 我国植物胚胎培养起步并不晚。李继桐等(1934)成功培育了银杏的离体胚。 1离体胚培养 种子植物的离体成熟胚,在只含大量元素的无机盐和糖的培养基上就可萌发生长。对成熟胚的培养而言,大多是利用这种技术来研究胚发育过程的形态建成, 生长物质的作用,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营养要求等生理问题。 1982年,王玉英等人对山楂胚培养及苗木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使当年收获的山楂种胚打破休眠,使没经过低温沙藏种子萌发出小苗。同时使顶芽,侧芽及腋芽均分化成芽丛,丛生出许多无根枝条,再剪取枝条诱导生根,随后将生根苗移栽到苗床及大田。 二 研究进展分述 2幼胚培养 在远缘杂交育种上幼胚培养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1947年罗士韦成功进行云南油杉和铁杉的幼胚培养研究。解放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已广泛地应用幼胚培养的方法,先后成功发展了向日葵,桃,柑桔等20多种植物胚培养工作。特别在杂交离体幼胚培养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上,获得大白菜×甘蓝,栽培棉×野生棉,萝卜×大白菜等十多个种属间和种间的杂交植物。并获得一批新品种。幼胚培养已发展到能使约50个细胞大小的极幼龄的胚状结构培养成植株,目前植物离体幼胚培养方法已成为杂交育种的一种常规育种手段,广泛运用于育种实践。 3子房培养 应用于胚很小就开始发育难操作和分离的杂交育种。 其优点是能够大大提早分离时间,在幼胚未分化前,甚至在受精的时候就可以把子房取下来进行培养。授粉和未授粉的子房都可以培养。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烟草,小麦,水稻,玉米,百合,枸杞上取得成功。1984年吴克贤对杨树未授粉子房进行离体培养,成功地获得了杨树母系单倍体植株。从而在育种工作中大大提高了选择效率和选择的准确性。 4胚珠培养 有些植物,如兰科的成熟胚很小,采用胚珠培养较易成功,同样能达到使胚发育成幼苗的目的。未受精的胚珠培养,可诱发大孢子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在茄子上已取得未受精胚胎培养成功的案例。 1990年,中国农科院获得柑桔的无病毒株心苗,提高了柑桔大面积生产的效率。但胚珠培养的研究并不太多,单个胚珠培养尚存在很多问题,需做深入研究。 5试管受精 是子房与胚珠培养在育种上的应用。 其主要原理是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与花粉一起放在培养基中生长,使胚珠在试管中与萌发的花粉相遇而完成受精作用。另一作法,亦可把花粉悬浮液注射到胚珠内,完成去雄花的子房内受粉。 其作用有:①使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进行种间或属间杂交;②可克服自交不孕;③诱导孤雌生殖。1990年官启良等进行大麦和硬粒小麦属间试管受精,得到了试管种子和幼苗。 6胚乳培养 胚乳在被子植物中是双受精的产物,在倍性上大多属于三倍体组织。胚乳培养作为通过三倍体途径而获得产生无子果实的一种手段,早就引起了园艺学家的广泛关注。 1982年桂耀林对猕猴桃胚乳培养成功,移栽成活获得一倍体植株。郑州果树研究所也成功将猕猴桃胚乳培养的方法用于扩大优良单株的数量。 胚乳培养在实践上的应用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⑴克服远缘杂交的不育性 在高等植物的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中,往往遇到花粉不能再异种植物上萌发,或虽萌发但花粉管不能正常伸入子房,或受精后胚乳发育不良,致使杂种胚败育,得不到杂种种子。用胚胎培养和试管受精技术,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1983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生,用陆地棉与中棉进行种间杂交,在传粉15到18天之间取出幼胚培养,获得了杂种后代,从而使中棉早熟、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转移到陆地棉,由此获得了早熟、丰产、优质、抗病强的新品种。 三 胚胎培养的应用及前景 ⑵能使胚发育不全的植物获得大量后代 许多落叶果树的种多是早熟的,种子往往不育。用胚胎培养可以将不正常萌发的种子培养出第二代植物。这在杏、桃、李、梨等多种果树上获得成功,并用于生产。 ⑶克服种子休眠,提早结实,缩短育种年限 具有高芒种子的鸢尾,其种子休眠期长达几个月至几年。现经培养,2-3月内,这些种子就能在试管中发育成具有良好的根和叶的实生苗。利用胚胎培养这一技术,已可使鸢尾丛种到开花的周期至少缩短一年。 ⑷使无生活力的种子萌发 如兰花天麻的成熟种子,胚只有6-7个细胞,多数胚不能成活,如果我们在果实八分成熟时,把胚分离出来放在一般培养基上,胚就能继续生长,发育成正常植株。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成千上万的幼苗。中国农科院云南植物研究所、南京林学院等,对天麻幼胚进行培养,现也已用于生产。 ⑸用于柑桔类杂种胚和株心胚的培养 胚胎培养对于具有珠心胚的植物具有一定意义。由珠心组织产生的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