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文化的灵魂修订稿
朱金才 王 坤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了“砸烂孔家店”的口号,因为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专制文化。而当代中国却又掀起了儒家热,许多国家开设了孔子学院,这似乎显示孔子的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公认的”国学大师”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以”三纲六纪”为代表的伦理道德。
其实,儒家的以”三纲六纪”为代表的伦理道德,不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儒家的伦理道德有三个”纲”——总规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夫要妻休,不得不休。妇女有”三从四德”:”在家从(服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并以此讲究妇容、妇言、妇行、妇功(针线等伺候家人的基本功)。这的确是封建专制思想,所以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要”砸烂孔家店”。这一封建思想早已被革命所扫荡,在中国消亡,因而不能贯穿中国古今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中国文化的最为本质、最具有特性的东西应该是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全过程——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不朽的灵魂,而不是兴盛于一时却已经在历史上死亡的东西,不是已经腐朽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伦理外壳。
“六纪”即是说对待父辈、诸舅、兄弟、族人、师长、朋友六种人应有态度,要”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还有”五常”是为人的五种常规标准:”仁、义、礼、智、信”。这倒有一定道理,是任何社会都要涉及的普遍问题。但其含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解释、要求,总是旧瓶装新酒。譬如今天讲的”义”,与梁山好汉”聚义厅”的”义”,显然有所不同,也与关羽关云长的”义”有所不同。关云长是古代”义”的典范,讲的是对待朋友的”有旧”的态度。曹操待他那么好,但是,他”有旧”,一听到”大哥”刘备的信息,马上过五关斩六将,杀了曹操的大将,投奔刘备去了。这是对结拜兄长的”义”。赤壁大战后,曹操全军覆没,败走华容道,只能束手就擒了,但是,把守华容道的关羽”有旧”,放走了曹操,这是报答当年曹操的知遇之恩,是对曹操的”义”。其实,这两个”义”,都是对待朋友”有旧”的小义,对个人的小义,而不是大义,不是对国家、事业的义。关云长始终对朋友”有旧”,有”义”,但是作用是完全相反的。当年对刘备”有旧”有”义”,却对曹操不义,损害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大业;后来对曹操”有旧”有”义”,却对刘备不义,破坏了刘备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在今天,放走对你”有旧”的大贪污犯、”有亲”的杀人犯、”有序”的恐怖分子,还能称颂你大义凛然么?
不过,儒家的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只是儒家文化外在的躯壳,并不是孔子思想内在的灵魂。儒家伦理道德行为标准背后的内在的东西是适度的中庸平和思想。儒家用中庸平和的思想标准制定中庸平和的行为准则,以求最终达到中庸平和的目标——社会和谐。中庸思想强调不偏不倚,平和平衡,公平公正,既要达到一定标准,不可不及,又不可偏激,不可过度。如儒家主张用”礼”——敬上(尊敬、服从国君、上级、长辈)与”仁”——爱下(关心、爱护臣子、民众、下级、晚辈、弱势群体)来平衡、调节人际关系,使之和谐,君臣和谐,官民和谐,上下和谐,长幼和谐。在政治上,孔子主张的”忠”与后代儒家不同,是有条件的:国君不义,不能礼下,臣子可以不忠,可以进行”革命”,驱逐国君,如同商汤革命,驱逐夏桀一样。但是后代儒家提倡的是愚忠,像岳飞一样甘愿受害。儒家一方面主张忠君,另一方面强调国君要实行仁政,必须爱民,以民为本,发展民生。儒家在生产上主张适度开发自然,而反对竭泽而渔。如孟子认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网眼细密的网不到池塘里打鱼,不竭泽而渔,而让小鱼鳖能够漏网,就可以有吃不尽鱼鳖;在适当的季节——冬季带着斧头进山林砍伐树木,而平时不进山砍树,就能有用不尽的木材。儒家在经济分配上主张抑豪强,均贫富,”不患贫而患不均”。这些都体现了中庸平和思想。中庸平和思想才是儒家文化的灵魂。当然,这一思想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在过去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所以要革命也要”砸烂”它。但是,在革命胜利以后,就也需要巩固统治、社会安定了,也就重新需要它了。
不仅中国需要它。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联合发表宣言,认为”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时代,去向这位东方智者寻找智慧。他的适度中庸平和的思想是人类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他们准确地认识到儒家学说的灵魂是中庸平和思想,而不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他们高度肯定了中庸平和思想的现实的、永恒的、造福人类的伟大意义。他们生活在西方社会,掌握的是西方文化,而且成为西方文化的精英,却不认为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标准是救世良药,而认为中庸平和思想才是济世良方。这是值得深思的。
但是,中庸平和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