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的父爱.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山的父爱

2011年底,我带女儿2011年底,我带女儿来到厦门。 站在跨海大桥上,女儿忽然问爸爸: “人死了,是不是会变成一滴水?” 我点了点头:“对,每个人都会死,但他们并没有离开世界, 他们只是离开了人间。他们和我们分享着同一个世界, 用不同的生命模样。比如变成一棵树,一滴水。” 女儿若有所悟,她用瘦骨嶙峋的小手轻轻抱了抱我。 我喉头哽咽。在这个复演着患得患失、物欲的世界, 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我粗糙的心被孩子那双稚爱的 眼睛和柔软的小手抚摸得热浪汹涌。 在我倾心的照顾中,女儿的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起来。 她和我一起感受着万物的死亡和复苏。海上升明月, 长河落日圆,在大自然的循环中,她认识并接受了死亡。 她开始觉得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滴水,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能量场相融合。 2012年1月,我带女儿来到丽江。 这是我们近2200个日子走过的第22个城市,它宁静闲适, 空气清甜。一家旅馆老板得知了我们的故事很感动, 将最好的一间房以每晚60元租给了我们。一推开窗户就可以 看见玉龙雪山,女儿把画架支在窗边,画累了,就靠在我身上 小憩。博士学位,高薪体面的工作,这些我曾经是我梦想的 一切!但现在我全都不在乎了,眼前宁静的生活, 在我们父女心目中最美的画面。 我查阅资料时,惊喜地发现女儿是全世界有文献 记载的患者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位! 是对生活的这份热爱缔造了奇迹吗? 远在美国的导师也打来越洋电话,称如果有特效药, 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都会亲自给我寄去。 我开始为女儿整理这一路的收获。 我将女儿的千余张画稿、旅行日志寄给了北京的 几家出版社,目前,已经有了出版意向。 此外我旅途中收集整理出80万字的护理笔记, 这些关于尼曼尼克的资料将会对罕见病的研究 提供宝贵的资料。 也许我的女儿无法等到有特效药的那天, 但它可能会给将来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今日,我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和女儿真正告别, 可我知道这告别将不再悲痛欲绝。 因为彼此相携,努力走到了最远。 孩子生命的最后时光是从容、宁静和满足的。 我作为候鸟爸爸将一路用温暖的翅膀拢住我的女儿 …… 我知道这告别将不再悲痛欲绝。因为彼此相携,努力走到了最远。 汪永忠 口述? 海绵?? 整理 E-mail文化传播网 社会纪实 PPS:: Zou1935 手动换页 E-mail文化传播网 他是即将赴美留学的医学博士,然而,上天却将不治之症 安排给了他5岁的女儿。为人医者的他也坚信能为女儿找到 生的希望。可当所有最先进的治疗在女儿身上都宣布无效, 当年幼的女儿被没有尽头的治疗之路折磨得痛不欲生时, 他能做的,还剩下什么? 他做出了一个冒险之举——拔掉女儿身上所有的 监视仪器,为女儿办理了出院手续。 他像一只候鸟,带着女儿从北到南“迁徙”, 让女儿坦然接受生命的生死轮回,用手中的画笔 留下对这个世界的记忆。 近6年来,“候鸟爸爸”背着女儿走遍中国的22个 城市,整理出80万字的护理笔记。 对生命的释然也让12岁的女儿打破了活不过10岁 的医学预言。 2012年4月2日,候鸟爸爸汪永忠在接受本刊记者 的采访时,翻开书稿的最后一页含泪诵读: “不知道哪一天是告别,但我知道,这告别将不再 悲恸欲绝。那些肝肠寸断的过往,曾经那么慌张, 而今却像蝴蝶被惊扰的翅膀,翩跹而过。 生命理应如此从容,爱你的父亲在微笑目送……” 2006年2月4日,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天。 正在上班的我接到了美国贝勒医学院发来的邮件, 我的博士申请已经获批! 我欣喜若狂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可还未来得及开口, 电话那头却传来妻子沉重的声音说: “你先回家一趟吧,女儿的身体可能出了点问题。” 我一愣,喜悦的心情悬在了半空,一种不祥的预感 让我顾不上多问,立刻赶回了家。 原来,女儿在学校摔了一跌,随即出现神志不清, 意识模糊。医院做了简单的CT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 看着女儿虚弱地躺在床上,我的心遽然一紧! 难道我曾经的怀疑真的将变成现实?    其实,一个多月前,我送女儿上学时就发现了她的异常, 她频繁跌倒,虽然从表象上看可能是腿抽筋, 可我还是怀疑女儿神经系统方面出了问题, 为此特意查阅了一些共济失调方面的资料, 这并非我多疑。 我1979年出生于湖南株洲,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读本科时, 和同班同学也就是现在的妻子何妍相恋。 2000年本科毕业后,我和何妍结婚,之后她分配到昆明市 疾控中心工作,我则考入昆明医学院攻读公共卫生学硕士。 次年4月,我们的宝贝女儿汪芯羽出生。 2003年,我研究生毕业后也进入昆明疾控中心做研究员。 聪慧可爱的女儿在绘画方面天赋过人,3岁时就喜欢用彩笔画画, 家里厚厚的画纸,张张有模有样。在读学前班时,她的作品 《海底11米》参加昆明市儿童绘画大赛,作为特别奖还被送往 日本展览……女儿是我和妻子最大的骄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