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地物语
大地物语
2011-06-15 16:17 作者: 读者论坛??茹石
???? 大地上的植物――花草树木餐风饮露,以根茎、枝叶、花序、果实,以各自独特的形容、色彩、表情,充盈大地的语汇,丰润大地的内涵。站在大地之上,尽管脚下间隔坚硬的水泥和密实的柏油,隐隐感知她的生机与困惑,我永远都是大地的孩子。可是,不同于移植而来的街柳和矮牵牛花,我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大地上那些植物的近亲?曾经,在养育我长大的那块贫瘠而又美丽的故土上,我触摸过的那些植物,那些花朵的矜持以至于微微的颤栗,依然游移在我的目光里。
?
艾
?
艾和爱同音。 能够让我们这个讲求含蓄、注重内敛的民族,将胸臆中最热烈最圣洁最深沉的情愫,借用植物称谓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不识艾的人,想象中这一植物肯定非常诱眼。可是,对于有过见识的人而言,叫做“艾”的植物太寻常太朴素不过了,一点儿都不招人青睐。艾,高或盈尺,不像小草那样卑微,也不同于青蒿的张扬;虽无俏丽的姿影,但端正、谦和,若有君子之风。多年以后,对于艾的花朵我的脑海里找不到丝毫印象,印象中艾叶背面附着白色的绒毛。艾草聚生,风过处一片片小小的云浪在眼底翻展。 ????顺手一捋,艾草盈握,手心里绵润润的,让人心生温存与熨帖。镰刀割断艾与大地的联系,空间飘溢着艾的低诉――艾香很特别,那是一种我描述不出来的味道,最初的感觉有点苦儿,有点儿怪,有点儿烈;就在你试图想要拒绝的时候,幽幽艾香已经浸入心脾,如同梦里那个不期而遇的女子明亮的眸子里淡淡的忧伤,从此让你难以释怀。――当年山冈之上手持镰刀的那个少年郞,断然不会有如此之漫想。那时候在我眼里,艾只是青草中的一种。 ???只有端午节这一天的艾,才有资格登堂入室。 ???说不清是端午这个节日赋予艾太多的荣幸,还是艾在端午这一天的清晨集中生智凝聚了天地灵气,总之,习俗中这一天的艾大不同寻常。 ???早晨醒来,感觉耳朵里不舒服,手指一抠,一小团绿绒绒的艾叶掉出来,母亲见状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跑过来,拣起艾团重新塞到我的耳孔里:“听话,放点儿艾虫子不敢往耳朵里钻。”因为耳朵里塞过端午的艾叶,在野地里玩累了的时候,我便敢放心地躺在草地上,半闭上眼睛聆听山雀的婉转的飞歌,等候西山梁上的那片云影向我缓缓漫过来。云影浸透周身的毛孔,那种感觉特舒爽。伸手摘一片艾叶放在嘴里,透着清苦味的幽香在微风中漫溢。 ???在县城生活的那些年里,每年端午这一天,晨练的岳母比以往起得更早一些,专门跑到郊外拔艾草。妻拣些嫩绿的艾叶放进脸盆,先舀上少半瓢热水烫一下,然后再兑上凉水,水气早已散尽,屋子里艾香氤氲,缕缕不绝。“用艾水洗洗脸,长大以后有人爱!”妻年复一年地微笑着重复这句话,直到那年女儿读高中离开了县城。很早的时候,在我不情愿用散发着怪香味儿的艾水洗脸时,母亲曾拍打着我的脸蛋说过同样的调皮话。那时,我懵懵懂懂地感知母亲话语里的所指。 ????那时我的小心眼里曾琢磨过:长大了没人爱,就像毡匠二海生表哥,缺少一双纤巧的手给他搓莜面细鱼鱼,自己用弹羊毛大弓的厚掌拍一笼屉叫人难以下咽的“锅贴片子”,那样的生活让人不可思议。虽然两个村子相隔只有二里远,我只踏进过一次二海生表哥的家门,屋里凝结的劣质旱烟、臭汗等混杂的说不清的气味直往脑子里钻,我琢磨着这令人难堪的气味应该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光棍气”吧!这样的气味没有谁愿闻第二次,更何况终身浸淫。 ???稍大了一些――上小学二年级以后吧,我主动承担起每年端午节拔艾的工作。老早就在村子附近留意,发现有好艾的地方便密记在心里,端午那天用不着母亲叫早,准能赶在太阳出山之前提着满篮子艾,迎着母亲甜暖的笑脸走回家门。采艾回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搬上家里的那把高凳,插一枝艾在门头上。母亲说:端午插艾是向神明表证我们家有爱,能逼邪气。用不着母亲督促,我摘些艾的嫩头绿枝放在脸盆里,心怀朦胧的期愿,很虔诚很认真地领受并储蓄艾的灵气。 ????奶奶将剩余的艾编成一根根两尺见长的艾绳,挂在窑洞堂屋的墙角阴干,隔断时日便用艾绳熏熏屋子。为了躲清静,星期天老常跑到奶奶的窑洞里写作业。尤其到了冬天,用不着割草、挖苦菜,少了偷懒躲活儿之嫌。坐在奶奶家炕角边的小火炉旁,静静地聆听清幽幽的艾香、暖融融的阳光和奶奶一道坐在炕头上,讲述我的爷爷,讲述那如艾绳火头上的青烟一样如缕不绝的往事。我七岁的那年,爷爷就离开了人世。奶奶说爷爷不大喜爱我,爷爷嫌我“粘”。爷爷留给我唯一一点记忆与艾有关:爷爷有一块比火柴盒略大些的火镰石,黄亮黄亮的。爷爷装好一锅烟叶,捏一点火绒放在烟叶上面,叼起烟咀,拿一根弯月形的小铁条磕碰火镰石薄的那一端,迸溅的火星引燃火绒,爷爷紧吸几口,烟锅立时间红亮了起来。爷爷顺手用烟火引燃墙头上挂着的艾绳,而后就将火镰石、火镰和火绒收到已经变的油黑的布包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