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带建设情况汇报.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产业带建设情况汇报.doc

生态产业带建设情况汇报 黄河在我县境内入海,它见证了垦利的变迁,凝结了垦利的历史,是垦利宝贵的资源财富。县政府提出以“一城一带三区”为主线,以沿黄大堤为轴线,突出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两个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打造130公里沿黄生态产业带的战略决策,并认真组织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先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基本情况 (一)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天生一条黄河,天生一个黄河口,黄河入海口就在垦利。万里黄河穿崇山峻岭,越黄土高原,走中原大地,在我县境内蜿蜒130 公里后注入渤海。据统计,我县沿黄土地总面积33.5万亩,其中滩区面积24万亩,展区面积9.5万亩,耕地面积26万亩。近年来,许多城市依靠黄河大力发展沿黄产业,如兰州、银川、郑州、济南等地沿黄产业带发展风生水起,相对于这些地方,我县具有唯一的黄河入海口、良好的沿黄土壤植被、鲜明的生态特色、独特的湿地风光、多样的民俗文化、丰富的休闲观光农业等,发展沿黄生态产业带具有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 (二)生态农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县沿黄各镇、街道充分依托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董集镇建设5万亩东营西郊现代农业示范区;郝家镇将耿家、薛家、孙家、宋沙等8个特色农业村整合成绿色生态观光园,引进东营舜景农业观光园项目;胜坨镇重点发展集文化娱乐、生态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伟浩、绿岛、和利时水岛等特色庄园;垦利街道辖区内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黄河文化园、黄河华滩生态文化公园等已渐成规模,成功举办了多届桃花节、蜜桃采摘节;黄河口镇依托五七干渠两侧土地积极打造观光农业产业带,已建成万尔农家生态乐园和北宋圈耕读穗月生态农庄。 (三)旅游项目稳步推进。一是景区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我县拥有国家aa级以上旅游景区6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旅游强乡镇3处,旅游特色村 6处,旅游市场已从输出型组团社向输入型地接社发展。二是在建项目顺利实施。黄河口华滩生态文化公园修建9000多米电瓶车路、2000多米木栈道和独具特色的景观桥,景区内移植梨树300余亩,大面积种植了油葵、蜀葵和秋葵,形成了三季有花、香飘四野的旅游景观。天宁寺文化旅游区大雄宝殿竣工落成并正式对游人开放。 (四)生态林业初具规模。依托沿黄生态绿化工程发展生态林业,在黄河大堤两侧及南展区实施“两带、三区、四节点”工程。目前,87公里沿黄生态林工程全面铺开,兴隆林场、天宁寺林场、垦利生态林场初见成效,县域骨干路域实现绿化贯通,生态绿化水平大幅提升。工程完成后,将实现黄河南岸森林、湿地资源双增,形成 “岸绿、景美”的百里生态绿色长廊。 (五)民俗文化前景广阔。南展区是特定历史时期为解决黄河下游河段防凌防汛问题而设立的,展区群众在70年代搬到沿黄大堤房台居住,形成独具特色的房台村。房台村民风淳朴,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如黑陶制作、草编、剪纸、手工粗布和布鞋等工艺仍在民间流行。其中,黄河口草编已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头黑陶、虎头鞋被列为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沿黄民俗旅游商品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广受市场赞誉。 二、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沿黄区域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人文景观和农业园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产业带的发展现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科学统一规划。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各镇、街和多个县直部门各负其责、重点突破,又需要相互协作、全力推进。在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上,县里虽然有明确分工,但目前尚处在农业局管农业园区、旅游局管旅游项目。各镇、街条块分割的浅表层面,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由于没有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科学统一的编制规划,项目建设上大多呈现“小、弱、散、差”的状态,存有各自为战、风格雷同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黄生态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基础设施薄弱,景区功能比较单一。我县旅游景点虽然比较丰富,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水平较低,不能适应短途假日旅游和休闲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如部分景区间的交通环线不够通畅,大多旅游景区功能结构较弱,文化旅游产品和休闲娱乐项目较少,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即使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游客仍然面临着乘车难、住宿难、购物场所少等问题,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链,难以发挥服务业拉动消费的强大作用。 (三)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尚需优化。一是小农经济烙印明显。从总体上看,沿黄农业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棉花、畜牧、水产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土地流转率较低。目前,除东营西郊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华滩生态文化园、黄河口现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