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绩
[广州画卷·第7期] 郑绩 画里云山归大隐 意中丘壑属长贫
郑绩??
生平简介
郑绩(1813-1874年),字纪常,号戆士,别署梦香园叟,广东新会双水区桥美村人。自少攻读四书五经,多才善辩,能书工诗,擅绘画兼习医术。年青时代,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另谋出路。初业医,后放弃,转而以卖字画为生。四处泛游,受到书坛画苑知名人士赏识,名声大噪。上自官吏,下至平民,遇有喜庆屏寿幛,以得他的字画为荣。因而所到之处,前来求书画的人,常挤满屋舍;而投赠报酬的钱银肉食,不可胜数。但是,他生性任侠,疏财仗义,乐善好施,周济贫困,以至四壁萧条,家无积储。中年,又放弃卖字画生涯,转而经营盐业。因他操纵有术,进出居奇,不半载便获大利。贩盐三十余年,全无拖欠应缴的盐饷,而自己盈利亦很可观。
画论
梦幻居中一画痴
在一百四十余年前的广州城越秀山南边,有一个老者坐在寂寞的书斋中,对生命发出感喟:人生天地间,不过数十年的光景。若无善事流传于后世,岂不是与草木同腐?
对这一人生价值观生发思考的是广东的一个山水画家,他是新会籍的郑绩。他因为不愿意与草木同腐,遂萌生出做一“善事”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以自己的绘画经历和画学技巧编写一本示人以门径的画学入门书。因为他的画室名为“梦幻居”,于是将这本书命名为《梦幻居画学简明》。
郑绩自称“画痴”。所以,在他的书中,我们看到他以痴迷的态度将古往今来对于山水、山石、树、人物、花卉、翎毛、兽畜、鱼虫等多种画科所涉及的笔法、墨法等加以阐释,由浅入深,渐入佳境。以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详究造化生成之理,因理之所为”,并“思其画法之所以然”,每天将这种绘画心得记录下来,并删繁就简,而成此心血之书。很显然,作为一个画家,郑绩做这样的画学入门书是最有发言权的。他精通画理,并以自己所理解之画学技艺绘成样图,配以浅显的解说文字。这是一项对于很多文人画家来说都不屑一顾的“初浅”之事,正如郑绩所说,“不过雕虫小技,于社稷民生无关轻重”。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入门书,却能将很多徘徊于门外的陌生人领进门,也能使刚入门的初学者登堂入室。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精神世界的基础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完全可以与那些构建宏观理论、以经学、文学……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升民族素质的功绩相提并论。关于这种带有明显普及意义的行为,古代文人极少有人去关注,或者说即便在诗文中意识到了,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而郑绩想到了,并且做到了。
与大家所熟知的《芥子园画谱》等画学入门书不同的是,《梦幻居画学简明》不仅有生动的图例,更有概括性的画论。这又与以往那些纯粹画论的典籍截然不同。郑绩生于中国近代化开始萌芽的咸丰、同治年间,所居住之广州首当对外交往的通商口岸,因而在其画学技巧中或多或少受到西方思潮影响,在图例中能看到透视、光影等西画技法影响的痕迹。这也是郑绩迥别于他人的地方。
当然,作为一个画家,郑绩并没有忽视自己的“主业”。他画山水,以高古之笔抒发文人的笔情墨趣,以应了他自己常用的那方闲章:“纵情于山水诗画间”;他也画人物,在画中关注现实,贴近民生。他画过鸦片毒害图,以一个强壮的年轻人在抽食鸦片中日渐憔悴、衰老以至失去人形的案例,生动反映出毒害之深,这无疑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警示,其意义甚至不亚于林则徐在虎门的销烟。他还画过很多漫画,比如金钱图;也还画过写实的风景图,比如羊城炮台图等。这些画图或者反映其现实关怀,或者反映其嫉恶如仇,是一个传统文人走出书斋、关注民生的典型例证,也是一个画家良心的折射。
当时有人赠给郑绩这样的诗句:“画里云山归大隐,意中丘壑属长贫”。这是对郑绩其人、其画的高度概括。郑绩的人生观是想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不愿与草木同腐。今天,当我们重温他的《梦幻居画学简明》及其他流传于世的数十件画作时,我们发现,这个在梦幻居中痴迷大半个世纪的杰出画家,不仅没有与草木同腐,更以其精神产品影响着来者,并永垂后世。
朱万章,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广东省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委员,著有《广东绘画,岭南近代画史丛稿》等论著多部。
《山水图》
画作时间:1856年
收藏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郑绩的山水画构图比较繁密,意境深远,有一种淡泊明志的超脱感,这与他早年科举不中,郁闷、孤独的性格不无关系。郑绩的学生李魁也有一幅叫做《山水图》的作品,后世的研究者经常放在一起做比较,郑绩用笔严谨,结构严整,所画山势较为繁复,李魁用笔较为简洁,赋色鲜艳,具有很强的现代感,还有评论家认为李魁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魁还擅长瓜果、虫草,其技法及意境均非时流所及,具有明显的前卫意识。中国的画不像西洋画那样每一幅都有一个名字,中国画家的画都比较模糊,经常以《山水图》、《花鸟图》之类的名字来简单命名,这也给收藏和流传以及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