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围绕主干、照现实:高考试题的七大主题
──围绕主干、观照现实:高考试题的七大主题
?
一、近三年全国高考I、II卷历史试题列表
?
表七:2006年全国卷Ⅰ知识分布
?
题号 考查知识 所属章节 12 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变化 中上2·8 13 临时约法 中上3·4 14 武汉国民政府 中上6·3 15 新政协的职能 中下5·1 16 巴黎公社 世上3·3 17 十月革命的结果 世下1·1 18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世上3·3
?
世下1·1 19 十月革命的影响 世下1·1 20 普法战争 世上3·4 21 法德和解的标志 世下4·2 22 欧盟 世下5·3 23 《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相同之处 中古6·7
?
世上1·3 37 春秋到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古1·7;2·7
3·4;4·8;5·8 39 近代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中上1·1、2、3 ?
?
表八:2006年全国卷Ⅱ知识分布
?
题号 考查知识 所属章节 12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上1·2 13 《马关条约》的影响 中上2·5 14 南京临时政府 中上3·4 15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下10·2 16 工业革命及英国工业化 世上3·1 17 洋务运动期间工业化资金来源 中上2·2 18 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世下1·3 19 新加坡和韩国的工业化 世下4·6 20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世上3·3 21 列宁的贡献 世下1·1 22 第三国际 世下1·1 23 启蒙运动与儒家文化 世上2·4
中古1·7 38 鸦片战争之前中西科技差异的对比 世上1·2、3;3·1;4·1;5·1
中古5·8;6·7 40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及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铁路建设成就 中下5·3 ?
2006年全国高考Ⅰ、Ⅱ卷,二者都考查的内容:
?
(1)列强侵华史(4题):卷Ⅰ:12题(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变化)、39题(近代通商口岸
?
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卷Ⅱ:12题(片面最惠国待遇)、13(《马关条约》的影响)
?
(2)近代化(8题):卷Ⅰ:政治民主化:13题(临时约法)、15题(新政协的职能)。政府机构近代化:卷Ⅰ:12题(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变化)。卷Ⅱ:经济工业化:①16题(英国的工业化)②17题(近代中国的工业化)、40题(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一五计划的成就)③18题(苏联的工业化)④19题(新加坡和韩国的工业化)
?
(3)国际共运史(7题):卷Ⅰ的16-19题,卷Ⅱ的20-22题
?
(4)科技文化史:(2题):(卷I第23题《堂吉诃德》与《水浒传》比较、卷Ⅱ第38题中外科技比较)
?
表九:2007年全国卷Ⅰ知识分布
?
题号 考查知识 所属章节 12 帝王谥号 ? 13 “武周之代李唐”为“ 社会之革命” 中古4·2 14 八旗制度早期特点 中古6·3 15 清末湘军的主要特点 中上2·1 16 清末新军的主要特点 中上3·2 17 国民革命军的特点 中上6·2 18 近代民教冲突表明什么 中上2·8 19 HUEHART路牌设立时间 中上2·8 20 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党最高权力 中上6·4 21 1956—1965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中下6 22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主要目的 中下10·2 23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世上3·1 38 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 世下3
中下2·4 40 金迁都北京 中古5·5 ?
表十:2007年全国卷Ⅱ知识分布
?
题号 考查知识 所属章节 12 儒家思想 中古1·7 13 西汉对新疆的管辖 中古2·5 14 三省六部制 中古4·4 15 顾炎武的思想 中古6·6 16 宣政院 中古5·6 17 金瓶掣签制度 中古6·5 18 《康輶纪行》 中上1·7 19 1944年美国驻华使馆地点 中下2·1 20 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 中下8·1 21 作战方式、科技与中途岛海战 世下3·2 22 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点 世下5·3 23 整体史观 ? 38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点和全球化下的民族主义 中上3·2
中上6·1
世下5·3 40 玉米传播的背景和影响;赫鲁晓夫推广玉米的后果及原因 世上1·2
世下4·3 ?
2007年全国高考Ⅰ、Ⅱ卷,二者都考查的内容:
?
(1)制度创新(7题):卷Ⅰ:军事制度,14—17题(八旗制度→湘军→新军→国民革命军)。卷Ⅱ:政治制度,14题(三省六部制)、17题(金瓶掣签制)、20题(恢复高考制度)
?
(2)列强侵华(3题):卷Ⅰ:18题(近代民教冲突)19题(HUEHART路牌)。卷Ⅱ:19题(1944年美国驻华使馆地点)、
?
(3)思想史(4题):卷Ⅰ:22题(毛泽东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