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民族特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漢族的民族特征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所以汉族的文化发达。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汉文化不仅对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而且对东亚、南亚一带的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从汉族4民间舞蹈,5灯节,3建筑,1服饰,2饮食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4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 汉族民间舞蹈的活动形式 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耽误农时会直接影响到收获和人们的生活。春节标志着春天和春耕即将开始,春耕的好坏决定秋收,关系着人们的温饱生活。所以,古时从官府到民间立春日都有隆重的迎春仪式,春节期间要祭神求丰年,进行歌舞娱乐活动,后来又延续到灯节。过去,汉族民间舞蹈的活动主要是在农村,由族长或有威望的人充当会首出面组织。时间依据农时,目的是顺应自然、祈天赐福、追求安定与温饱。因此,活动的形式都与年节中祭神、祭祖结合在一起。 香会、赛会俗称庙会,或“出会”“走会”。香会是人们到寺庙中烧香敬神,赛会是请神出巡,歌舞悦神,许愿、求福。这种庙会、迎神赛会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才兴起的。按照佛教的仪轨,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的生日与成道日,届时抬佛像出巡,众人迎神献花祭祀,并以歌舞百戏悦神,称之为“行像”。从此“行像”遂成为迎神赛会的开端流传后世。由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的景乐寺内表演歌舞、百戏,长秋寺行像时,由狮子舞为前导,可知佛教悦佛、行像的歌舞活动对中原文化和中原民间舞蹈的影响。后来的庙会、迎神赛会,都是此风习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古代祭祀神灵、祖先风习的沿袭。 庙会是以该庙所祀之神的诞辰为期,一般进行半个月左右的活动。如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的圣诞是农历四月十八日,会期从四月初一开始,东岳大帝的圣诞是三月二十八日,北京东岳庙的庙会从三月十五日即开始进行。清代磷庆《鸿雪因缘图刷中,绘有山东临清县在泰山圣母诞辰时,该地称作“社火”活动的图画与文字说明。 香会、赛会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但由于庙会既是祭祀活动,又是当时的贸易市集,群众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极为方便,而且村民们既能朝山拜佛寄托心愿,又可买到各种所需商品,还能玩赏、娱乐,这就是它历经两千年,一直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客观上,它对民间舞蹈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许多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得以继承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寺庙为中心进行迷信活动的香会、赛会逐渐消除,各种民间舞蹈活动多集中于年节时进行,人们虽仍把它叫作“庙会”,但已消除了封建迷信的色彩,成为风俗性的群众娱乐活动。进入1990年代以后,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庙会迅速兴起,各地农村争相效仿,又再成为一种时尚。 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 传统文化的继承——秦汉、唐宋时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两个高峰,璀璨夺目的汉文化不仅表现在诗词书画方面,在民间舞蹈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和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有关,也与帝王的出身和对民间舞蹈的爱好以及采取的措施不无关系。汉代刘邦出身农家,受儒家文化影响小,更喜爱民间楚歌、楚舞等。他的“大风歌”“鸿鸽歌”都属楚歌,其妾戚夫人更善楚歌舞。秦代和西汉管理民间歌舞的国家机构称“乐府”,东汉称“黄门鼓吹署”,专门收集各地的民间歌舞,加工改编后供宫中享乐,客观上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唐、宋两代还广泛吸收少数民族的乐舞精华,使舞蹈艺术达到历史的顶峰。随着宫廷乐舞的提高,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在今天的民间舞蹈中仍有流传或其变异与发展。明代兴起的“俗文学”更促进了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通过灯节、庙会,使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得到继承并更具艺术特色。 佛、道教文化的影响——佛教与道教是汉族中信奉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两种宗教。道教是在中国成长,在吸收古代巫术文化和汉、唐文化中逐渐形成,其本身无歌舞,但通过民间舞蹈在宗教活动中弘扬教义,以歌舞渲染了宗教文化的色彩。汉族民间舞蹈在组织活动上与道教有关,形式也表现道教故事,如“八仙庆寿”“吕洞宾戏牡丹”。与佛教有关的民间舞蹈也不少,如“跳和合”“大头和尚逗柳翠”“十八罗汉斗大鹏”等。在民间舞蹈中出现还佛、道两家相同或近似的舞蹈,如铙钹舞。宋代以后,儒教渗入佛、道之中,形成以儒教思想为中心,三教合一的格局,反映出中国人文文化的特殊性和汉文化的兼容性。 地域文化的色彩——古代文化是沿水域流传的,同一种舞蹈形式会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南北朝和南宋时期,汉族分成南、北两地而居,民间舞蹈上有共性,又形成南北不同的特性。在汉族由西北向东南扩展中,各地汉族的民间舞蹈更是纷繁多彩、各有所长、地域色彩浓郁。一般说:舞蹈中南方重唱,北方重舞,南方重体态,北方重技巧。风格上:南方纤巧秀丽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