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天文学导论-10活动星系核范例.pptVIP

清华大学天文学导论-10活动星系核范例.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 观测角、黑洞质量与自转、吸积率 5。超大质量黑洞的观测证据 观测方法: 星系核心区附近气体(恒星)的动力学特征 (远距核心 ? 其它间接方法) 观测步骤: 高分辨率观测 → 核区大小; 核区附近气体/恒星运动 → 核区质量; 质量/空间尺度比 → 黑洞? 观测结论:在活动星系核和大部分正常星系的核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 银河系~4 x 106 M⊙ ; M31:~3 x 107 M⊙ (宁静星系) 室女星系团中巨椭圆星系 NGC 4261的尘埃环 射电喷流尺度~60 kpc (HST) 倾斜的气体尘埃环,直径约800光年 --环绕质量约4 x 108 M⊙ 中心天体(黑洞)转动的证据 巨椭圆星系M87核心区快速旋转的气体盘 距离核心60光年的旋转气体速度 550km/s ? M~3×109M⊙ 旋转气体,与喷流方向垂直 利用6.4 keV Fe线研究黑洞性质 MCG-6-30-15(赛弗特I型星系):X射线波段的铁发射线接近其黑洞的视界 铁发射线向低能端(红移)延展极其显著,表明来自非常靠近黑洞的区域 (~ 3Rs 快转黑洞)? 引力红移 + 多普勒位移 1/3 C 赛弗特星系与正常星系发射线的比较 正常星系:恒星大气的吸收线(恒星形成区的弱发射线) 一些赛弗特星系有很强而宽的H和重元素的发射线 由发射线的宽度得到电离气体的运动速度达104kms-1(Doppler 展宽) 赛弗特星系 正常星系 赛弗特星系是强X射线源,弱射电辐射 X射线辐射的快速(分钟)光变?致密核 紫外、X射线辐射 + 照射并加热核心周围的气体而产生发射线 赛弗特星系的分类 根据发射线宽度的不同,赛弗特星系分为 I 型同时具有很宽的H线和相对较窄的电离金属线 Ⅱ型仅有窄线 相应的 Doppler 运动速度分别为~104 kms-1(宽线区)和 ≤ 2 x103kms-1(窄线区) I型 II型 不同类型赛弗特星系的差别可能是由于观测者视线方向的不同而引起的 2.3 类星体 1963年,施密特(Maarten Schmidt)用Palomar天文台5m望远镜拍摄了与当时所发现的射电源 3C 273 相关的一个“恒星”的光谱。结果发现它根本不是一个恒星,而是当时所看到的最远的宇宙天体 Maarten Schmidt 第一个类星体 3C 273 类星体3C 273的谱线红移 z=0.16 ?退行速度~ 4.4×104 kms-1 ? 哈勃定律? 距离~24亿光年? 光度= 5×1012 L⊙,为银河系的~100倍 宇宙学红移 20世纪60年代4大发现之一 施密特称 3C273 为 “Quasi-Stellar Radio Source,” 后简写为quasar (类星体),成为当时一个时髦的词汇 更多的类星体比3C273更亮更遥远 Maarten Schmidt in 1963 3C 273 3C 273的喷流 亮斑:3C273 (HST) 及弱光学喷流(蓝色) 延伸约30 kpc且与亮射电喷流(红色)重合 X-ray 喷流(Chandra)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 目前观测到的类星体最大红移达到 ~6-7?8 类星体是观测到的最遥远、最年轻、也是辐射功率最大的河外天体 宇宙大爆炸后约15亿年时的类星体 紫外?红光-近红外 类星体通常有喷流,射电喷流通常有双瓣结构 类星体的寄主星系 HST 观测到类星体周围的雾状结构,它们是来自寄主星系中的恒星辐射 与类星体相比,它们的寄主星系十分黯淡 2.4 蝎虎天体(BL Lac Objects/Blazars) 最亮、变化最激烈的活动星系核 原型:蝎虎座BL (1929年发现, 恒星状,有暗弱包层?1968 证认): BL Lac (2200+420) Blazars(耀变体): BL Lac 天体(弱发射线)与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 flat spectrum radio quasar,强发射线)的总称 证认图 finding chart 蝎虎天体的显著特征 在相同红移(距离)处,BL Lac 天体比类星体亮(光度)10-100倍 非热连续谱主导,发射线极弱或完全观测不到 BL Lac 在弱态时的光谱 在γ射线波段辐射主要能量,同时有强烈的射电、红外、光学、紫外和X射线辐射,高偏振 在TeV能段,绝大部分河外源是blazars 寄主星系是椭圆星系 The Gamma Ray (MeV-GeV)Sky as observed by EGRET on the 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 The bright sources above and below the Milky Way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