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流发育初期——高原/山地 河流发育的中期 选择题 1、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河口方向伸长 B.下蚀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C.侧蚀使河床加深 D.侧蚀使谷底加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A,乙—B,丙—C B.甲—B,乙—A,丙—C C.甲—C,乙—B,丙—A D.甲—C,乙—A,丙—B (2010年烟台质检)读下列四幅图,完成2~3题。 一般形成三角洲的有利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为河口三角洲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被波浪和海流带走,在河、海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成长。 3.河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这对波浪具有消能作用,利于泥沙的堆积和三角洲的发育。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合作探究] 2、B地位于河流干、支流汇合处,便于人、物流的集聚和中转;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1、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A地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气候温暖,而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在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聚落宜建在地势较高的B地。 凹岸 凸岸 凹岸 凸岸 侵蚀 堆积 [读图思考] 下图中a、b两河岸,何处被侵蚀?何处接受堆积?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B 河流一定位于山谷--所以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 内力决定地貌的基本格局,包括地势的高低起伏、大地形单元的塑造等,进而决定河流的流向。 A * 河流地貌的发育 侵蚀 堆积 地貌 地貌 一、河流地貌的成因分类 (一)、河流侵蚀作用 中下游 河谷展宽 垂直于两侧河岸 侧蚀 上中游 河谷加深 垂直地面 下蚀 源头上游 河谷延长 源头 溯源侵蚀 河段 影响 方向 形式 溯源侵蚀——指向沟谷或河流上游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流水侵蚀——侧蚀 下蚀——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在重力作用下,对谷底或河床的侵蚀作用。 垂直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 河流发育初期——高原/山地 河流落差大 流速快 向下侵蚀 河谷深/窄 横割面呈“V”型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河流发育的中期 凸岸 堆积 凹岸 挖开 横割面呈“U”型 思考: 图中A、B哪里以侵蚀为主,哪个地方以堆积为主? 凹岸 凸岸 A B 堆积 侵蚀 河流发育的成熟期 河流不断的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的泥沙,横剖面呈“槽型”。 发现规律:1、越往河流上游河谷越深越窄,上游 典型V型谷,下游U型谷。 2、越往河流下游河谷海拔越低,反之越高。 用途:1、通过河流剖面判断河流流向。 2、判断河流不同河段主要侵蚀形式。 2.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D 3.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搬运作用 C A B 河漫滩 (二)、河流堆积地貌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洪水期 枯水期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您能说出图中A、B、C的地貌名称吗? A:洪积---冲积平原 地势突然趋于平缓; 水道变得开阔; 水流速度放慢。 B 冲(洪)积扇 发育在山前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较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形成水下堆积体; 枯水季节露出河面, 形成河漫滩。 B: 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处水下 坡度平缓; 河水流速减慢。 C 三角洲 形成于河流入海的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