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失传的手艺:许金海和他的蠡壳窗三联生活周刊.docVIP

《失传的手艺:许金海和他的蠡壳窗三联生活周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传的手艺:许金海和他的蠡壳窗三联生活周刊

失传的手艺:许金海和他的蠡壳窗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第631期 】 作者:杨璐 “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现代的读者很难想象诗中的情景,手工打磨贝壳制窗的工艺在玻璃大规模生产之后退出市场失传百年,直到最近几年的古建热中才被73岁的嘉善农民许金海恢复。虽然意义重大,但是高昂的价格不易被接受,即便在今年安徽歙县举行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上有阮仪三的大力推广,古建修复专家们还是要仔细考量性价比,工艺能否传承下来再次被放到了市场的天平上。 工作室里的许金海 失传的蠡壳窗 周庄沈厅游人如织,这个七进院落的江南著名豪宅一度变成农用机械厂和十户混居的大杂院。1983年浙江省文化厅拨给2万块钱,沈厅开始了修复工程。为了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当时负责修复沈厅的周庄原镇长庄春地特意跑到有烧窑传统的嘉兴嘉善县找到镇砖窑的厂长许金海定做古法烧制的京砖。窗子却无法恢复到乾隆七年刚建成时的原貌。“蠡壳窗失传了100年,不可能有人会做,恢复不了。”庄春地告诉本刊记者。于是现在的沈厅,中间开门迎客的落地窗上纹样是镂空的,两侧关闭的窗上都镶着玻璃,这不是沈厅主人原来的装潢。沈厅修复工程负责人高梅龙告诉本刊记者。 唯有沿着陡峭狭窄的楼梯攀上走马楼,在一间不对游人开放的房间里才能看到这栋豪宅最完整的样式:窗棂中间巴掌大的一块镂空镶嵌着玻璃,周围由长方格拼成的花纹里都镶嵌着贝壳,经过200多年的风化,原来应该是方形的贝壳周边的棱角变得浑圆,表面有白色和淡黄色的沉淀物,所以透光度并不好。因为掉一块就少一块,工作人员平时都用塑料布把窗子严严实实包起来。高梅龙告诉本刊记者,这是蠡壳窗向玻璃窗过渡的样式,由于当时玻璃昂贵,即便富有如沈家也只能在窗户上用这么小的一块玻璃。而再过许多年,随着玻璃普遍应用,蠡壳窗反倒成了稀罕物。做了50年的古建工程,修了周庄一半以上房子的高梅龙告诉本刊记者,他上世纪60年代从苏州学徒回到周庄时还保留有400多平方米的蠡壳窗现在只有100多平方米,这可能还是江南保存最多的蠡壳窗。 修复沈厅的遗憾或许可以由20多年后的西塘来弥补,站在西塘卧龙桥上就能看到桥边东岸客栈二楼醒目的蠡壳窗,同周围用玻璃加白纸或者磨砂玻璃做成的仿古窗不同,远处看蠡壳窗并不是工业化产品整齐划一的洁白,而是有些黄色的起伏。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照在朝西的蠡壳窗上反射着丰富的光泽。进入房间更是奇妙,打磨得又薄又平的贝壳对着阳光的方向看去很像北方冬天玻璃上结的一层半透明的冰霜,摸上去也是冰冰凉,仔细看那些像年轮一样的弧形纹路才能辨出贝壳的真身。炙热的太阳光穿过贝壳透进来光亮却滤去了热度,屋子里面既明亮又凉爽,甚至还安静了许多。窗外小桥流水,屋里犹如回到那个又浮华又雅致的明清时代。这是京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金海的最新作品,他花了6年时间研究出了失传百年的蠡壳窗制作工艺。 把贝壳经过筛选和初步打磨从厚厚的有淤泥的原始状态变成扇形、半个手掌大的白色半透明原片,说起来简单的步骤却是蠡壳窗制作的核心秘密,许金海和他的合伙人朱跃明为它申请了专利,不方便让我们观看。我们只能看到打磨的结果是贝壳薄得可以用剪刀裁剪但是也要结实得拼贴之后摔打都不损坏。然后许金海就坐在工作台前借着白炽灯光挑出合格的贝壳,许金海告诉本刊记者,除了天然的弧形纹路,那些有明显横纹的都不可以做窗,否则拼起来就像那块贝壳断了一样很难看。 经过筛选的贝壳表面略显粗糙,要经过抛光才能泛起像珍珠一样柔和的光泽。许金海买来抛光机和裁纸机代替手工抛光和剪刀裁剪。抛光后的扇形半成品统一裁成比名片稍小的贝壳卡片。这只完成了蠡壳窗的一半工序,把它们拼贴镶嵌在窗棂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因为许金海年事已高,眼睛不好,这些都由年轻的朱跃明完成。朱跃明把窗框平铺在桌子上,先在组成一个方块的窗棂上铺上柔软而尺寸相当的竹簧,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贝壳卡片搁到竹簧上刚好填满镂空的地方,每组方块通常都需要两片贝壳,然后贝壳的接合处用透明胶带固定,再把组合好的贝壳用双面胶粘在竹簧上。然后把坚硬结实的竹片也裁成竹簧的长短,覆盖在蠡壳的上面,为了防止竹片劈开用电钻在四角钻出小孔再把钉子敲进去固定。这样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拼贴下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同窗框大小相当、同窗的图案相同的贝壳竹片板,然后通过4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插销像镶玻璃窗一样把它固定在窗框上。不直接把贝壳镶在窗框上而是做成贝壳竹片板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拆装,便于清洗。朱跃明告诉记者,不同窗子的样式所费的工夫也不一样。最简单的是明代的满天星,它是单调的棋盘格,只要按部就班地铺摆就可以了。清代富户常见的鸡竖格难了许多,由大小一致的长方格一横一竖拼成的图案不但要用更多的贝壳而且还要考虑贝壳之间叠放的方向,朱跃明告诉本刊记者,一定是上方的贝壳压住下方,这样雨水和灰尘才不会从接缝里漏进来,都是由不

文档评论(0)

xufug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