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钠产品相关知识范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概况 1.氯酸钠厂简介 2.氯酸钠厂生产工艺 3.氯酸钠产品危险信息 4.案例 5.氯酸钠产品溶于水后的状况 年产11万吨氯酸钠厂,是兰太公司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项目。项目于2004年9月破土动工,2005年4月建成投产的5万吨氯酸钠厂,引进的是目前氯酸钠设备制造技术最为先进的加拿大ERCO公司的成套技术和关键工艺设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由兰太公司自主设计筹建了6万吨氯酸钠扩建工程,并于2008年4月破土动工,2009年6月建成投产,该工程的所有设备均实现了国产化。是目前国内单套产能最大的氯酸钠生产线。 理化特性: 无色无味晶体,味咸而凉,有潮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分子量106.44,熔点248℃,沸点300℃(分解),相对密度(水=1)2.5。 因为物质本身具有潮解性,导致出厂一段时间会出现结块现象,此属于正常现象。 主要用途: 用于生产二氧化氯、亚氯酸盐、高氯酸盐及其他氯酸盐,还用于印染、冶金、造纸、皮革行业。 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必要的应急处置知识及相应的劳保用品。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使用通风系统和设备,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且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作业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远离火种、热源。要与强酸,还原剂、有机物等禁配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 生产过程中需用热媒加热或加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物料温升的作业点,应设置温度检测仪器并采取温控措施 运输安全 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曝晒和雨淋、猛烈撞击、包装破损。严禁与酸类、铵盐、有机物、易(可)燃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同车混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包装物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拥有齐全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储存安全 储存于阴凉、通风场所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工业氯酸钠保质期为3年;逾期可重新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时,方可继续使用。 应与还原剂、强酸、铵盐、有机物、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存放时,应距加热器(包括暖气片)和热力管线300毫米以上。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装卸安全 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根据氯酸钠产品危险信息中的相关要求,在装、卸氯酸钠时应轻装轻卸,杜绝野蛮装卸 产品在出现板结时禁止敲击氯酸钠包装物进行破碎 装卸工作完成后要将残留的氯酸钠晶体及时清扫回收 应急处置措施 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禁止使用砂土、干粉灭火。当发生较大火情时,应远距离用大量水灭火。消防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扑灭。切勿开动已处于火场中的货船或车辆。如果在火场中有储罐、槽车或罐车,周围至少隔离800米;同时初始疏散距离也至少为800米。 泄漏应急处置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且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并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25米。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100米 。 案例一 一、事件经过 氯酸钠生产线停车检修,操作工高某擅自到维修车间用切割机切割钢管,切割过程中,飞溅出的铁屑沾到高某鞋上(前期工作中工作鞋上已经沾到氯酸钠)将高某双脚都被烧。 厂内要求作业人员在涉水或动火时必须穿靴子,降低风险,但高某在未做任何防护时即动用切割设备。 案例二 事件经过 2010年7月22日,车号为蒙M12182的运输车辆到氯酸钠厂拉运产品。由装卸工负责装车,装车方式是装卸工在包装车间将产品搬到小推车上,再将小推车推到运输车上。14:10左右,在装了8T左右产品时,装卸工将小推车推上运输车辆上后,两人抬起小推车的把手,拉出小推车后,发现运输车辆车厢底垫着的篷布着火,随即装卸工赶至就近点消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