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化學实验数据处理
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一 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与应用
一、实验数据记录
原电池 电动势 E1 E2 E3 E(平均) Zn(s)| ZnSO4(0.1mol·l-1)||KCl(饱和)|Hg2Cl2(s)|Hg(l) Hg(l)| Hg2Cl2(s)| KCl(饱和)||CuSO4(0.1mol·l-1) | Cu(s) Zn(s)| ZnSO4(0.1mol·l-1)|| CuSO4(0.1mol·l-1) | Cu(s) Cu(s) |CuSO4(0.01mol·l-1) || CuSO4(0.1mol·l-1) | Cu(s) 二、数据处理
1饱和甘汞电极电动势的温度校正
组成饱和甘汞电极的KCl溶液的温度,℃。
2测定温度下锌、铜电极电动势的计算
测定温度下锌电极电势的计算
测定温度下铜电极电势的计算
测定温度下标准锌电极电极电势的计算
(参见附录五表V-5-30,)
测定温度下标准铜电极电极电势的计算
(参见附录五表V-5-30,)
2 298K时锌、铜电极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
1)锌电极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
1)铜电极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
组成相应电极的电解质溶液的温度,℃。
参考数值:,。
3 铜-锌原电池理论电动势的计算
铜电极的理论电极电势计算:
锌电极的理论电极电势计算:
铜-锌原电池理论电动势的计算:
误差计算:
实验二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偶极矩
一、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温度 ℃ CCl4分子量 CH3COOC2H5分子量
0.00 0.03 0.05 0.07 0.10 0.12 0.15 50.00 0.00 折光率n 密度ρ 电容C 二、实验数据处理
1. 首先算出实验温度时两种纯液体的密度。(实验温度用温度计直接测出,密度可由软件计算)或采用下式计算:
℃,密度单位:g/ml
2. 计算测量温度下CCl4介电常数εCCl4、真空电容C0和仪器分布电容Cd。
,
3. 计算每个溶液的电容值及介电常数
,
4.作图分别由斜率求算。
,,
5. 由课本166页II-31-7式及II-31-11计算,由II-31-13计算的分子偶极矩。理论值为:
实验三 粘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
一、数据记录
c/g·ml-1 0 0.0015 0.001 0.00075 0.0005 0.000375 平均流出时间/s 68.66 98.46 87.66 82.67 77.78 75.47 ηr 1 1.434 1.277 1.204 1.133 1.099 lnηr/c 0 240.322 244.299 247.587 249.435 252.183 ηsp 0 0.434 0.277 0.204 0.133 0.099 ηsp/c 0 289.348 276.726 272.065 265.657 264.492 二、作图。
三、计算大分子的分子量
两直线相交处约为255.15。即[η]=255.15,[η]=KMα
α=0.79,K=3.8×10-3cm3g-1,得M=1288670=1.289×106。
实验四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一、数据记录
室温: ℃ 大气压力: pa κ0 (30℃) 。 κ0 (40℃) 。
1.将t,κt数据列表。
溶液温度:30℃
序号 t(min) κt κ0-κt κ∞-κt (κ0-κt)/( κ∞-κt) 1 第1次实际测量时间 0 0 0 2 4 0 0 0 3 6 0 0 0 4 8 0 0 0 5 10 0 0 0 6 12 0 0 0 7 15 0 0 0 8 18 0 0 0 9 21 0 0 0 10 24 0 0 0 11 27 0 0 0 12 30 0 0 0
溶液温度:40℃
序号 t(min) κt κ0-κt κ∞-κt (κ0-κt)/( κ∞-κt) 1 第1次实际测量时间 0 0 0 2 4 0 0 0 3 6 0 0 0 4 8 0 0 0 5 10 0 0 0 6 12 0 0 0 7 15 0 0 0 8 18 0 0 0 9 21 0 0 0 10 24 0 0 0 11 27 0 0 0 12 30 0 0 0 2. 以 对时间t作图,可两条直线。
3.由直线的斜率分别计算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会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2025.docx VIP
- 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服务初次评估表、记录表、处方、吞咽功能、语言认知障碍评估与康复训练.pdf VIP
- 箱涵全套结构计算表格EXCEL版(包含计算书只需输入数据).xls VIP
- 技术人员岗位说明书.doc VIP
- 战舰与海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网课期末考试答案.pdf
- 比亚迪空调系统.pdf
- 通桥(2019)2131-Ⅲ 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简支箱梁(单线)跨度:23.5m(直、曲线).pdf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训练.doc VIP
-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QGDW 11311-2021.docx VIP
- 技术人员岗位说明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