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巖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docVIP

玄武巖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玄武巖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

毕 业 论 文 英 文 翻 译 (原文及翻译) 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200903212 姓名:刘璐璐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 陈渊召,李振霞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中国 郑州,450011 邮箱:cyz740513@ncwu.edu.cn zhenxiali2009@ncwu.edu.cn)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用性能,研究,沥青混凝土,稳定性,抗裂性。 摘要:为了探究玄武岩纤维在增强沥青混合材料路用性能方面的作用,通过高温 稳定性、水稳性和低温抗裂性实验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和聚酯纤维、木质纤 维以及控制混合物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相对于沥青混合料,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很所提高和优化,并且在最佳纤维掺量不变的情况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要优于聚酯纤维和木质纤维。 引言 由于沥青路面平稳、舒适、噪音低等优点,它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当中。然而,随着轴载和车流量的不断增加,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越来越严重,因此,应该通过一些方法调整沥青混凝土来提高路用性能。在这些沥青混凝土的改性剂中,纤维因其良好的改善作用及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类型的纤维改性剂(如甲基纤维素和聚酯)的制作和改善效果的机制已经得到深入的研究,并且一些研究已获得了一些成果。在甲基纤维和聚酯纤维之后,作为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凝土添加剂和稳定剂,玄武岩纤维因其显著的技术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玄武岩纤维不仅弥补了有机纤维强度低、弹性模量小和不耐高温的缺陷,而且也克服了矿物纤维污染环境的缺点,如石棉纤维。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佐治亚州修建了第一个用玄武纤维改性剂的路面,并表现出了优异的路面性能。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玄武岩纤维沥青结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是有限的。相对于聚酯的纤维,木质纤维和控制混合物,通过高温稳定性、水稳性和低温抗裂性实验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研究是可行的。 材料和矿物混合料的级配 矿物混合物的选择和分类,灰岩和石灰石掺合料取自辽阳的永利采石场。 表1为混合分类测试。 表1 矿物混合料等级 AC-16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子矿物混合料质量百分比(mm) 19 16 12.5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最高标准界限 100 100 90 80 62 48 36 26 18 14 8 最低标准界限 100 95 75 58 42 32 22 16 11 7 4 选择等级 100 98 85 66 50 42 31 22 15.2 8.5 6.5 纤维的主要指标。表2为实验纤维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2 实验纤维的主要技术指标 测试项目 玄武岩纤维 聚酯纤维 木质纤维 颜色 银灰色 白色 纤维的直径(μm) 15 15 45 长度(mm) 12 12 1.2 比重 (g/cm3) 2.56-3.05 1.38 0.91 熔点(℃) 1050 256 170 含水量(%) 0.1 2.0 12-15 抗拉强度(Mpa) 3000-4840 500 300 弹性模量(Gpa) 40 16-19 3.5 伸长率(%) 3.2 15-30 15-25 高温车辙试验。根据文献,对AC-16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和木质纤维沥青混凝土(纤维含量分别为0.15%、0.3%和0.45%)在最佳沥青骨料比例的情况下进行60℃动态稳定性测试。下图1为实验结果。 图1结果表明,与控制沥青混凝土相比,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动态稳定性有显著的提高。当纤维量为0.3%是,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和木质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动态稳定性分别提高了66%、42%和24%。因此,纤维量的增加能够明显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耐高温性。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量纵横交错的纤维变形和沥青砂浆粘结力共同产生的桥联合效应,这种效应能够防止骨料的脱落,还能够承受温度应力以提高沥青的粘结力,进而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另一方面,纤维的直径一般不到20μm,每克纤维的表面积高达几平方米,并且它巨大的表面积和沥青渗透所形成的界面在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材料的不同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