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8光疗法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第三版 主编 南登崑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讲 陈小波 光疗的起源 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Hippocrates第一个应用日光治病 1666年,物理学家Newton做了一个实验发现白光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Hershel用温度计研究光谱中各色光的热作用,发现在红光以外热作用更强,说明在红光以外还有一种肉眼不可见的光线,称这种射线为热射线或红外线 1801年,德国Ritter研究紫光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经过它照射的氯化银立即变成黑色,有很强的化学作用,称这种射线为紫外线或化学射线 光疗法 定义:利用光线的辐射能治疗疾病的方法 光疗的理论基础 红外线疗法 可见光疗法 紫外线疗法 激光疗法 理论基础 (一)光的本质( 1000um-180nm ) 光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如干涉、衍射、偏振现象。 光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E=hf 或 E=hv/λ h:普朗克常数=6.62×10-27erg.s v:光速 3×1010m/s f:频率 λ:波长 红外线疗法 概述 生理作用 治疗方法及技术 注意事项 实际运用 适应症禁忌症 红外线疗法  定义: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 波长760nm-1000um 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760nm-1.5um) 穿透力30-80mm(真皮及皮下组织) 长波红外线(远红外线1.5um以上波长) 穿透力约5mm(表皮浅层) 远红外线比近红外线易被吸收 生物学作用:热效应(红外线波长长,光量子能量低,只能引起分子转动,不引起电子激发) 红外线生理作用 (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皮温升高与波长有关 (二)消炎 1.急性损伤24-48h以内不作红外线治疗,会引起血管扩张 2.肿胀局部不宜做红外线治疗,宜在近端治疗 (三)缓解痉挛  通过降低肌梭内γ纤维的兴奋性和感觉神经兴奋性,降低骨骼肌张力,可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 红外线生理作用 远、近红外线效应比较 治疗方法及技术 红外线灯:由电阻丝绕在或嵌入碳化硅等物质制成的棒或板内,主要发射长波红外线,波长2-3um为主,功率50-500W,用于局部治疗 太阳灯(Sollux灯):由白帜灯、石英灯泡发射,含有大量短波红外线及部分可见光,台式250W以下,立式300-500W ,适用于较深部治疗 注意事项 1.防烫伤 2.烧伤或烫伤后形成的疤痕不宜治疗 3.急性损伤的24-48h忌用 4.肢体的动脉阻塞性疾病局部不宜治疗,但近端可做 5.肿瘤病人不宜做 6.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7.保护眼睛,短波红外线大量使用者,引起白内障,损伤玻璃体和晶状体 8.过大剂量可引起皮肤病的发生 红外线的实际运用 红外线乳腺诊断仪 红外线的实际运用 红外线颈椎治疗仪 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各种亚急性和慢性病 2.各种类型关节炎,关节病(手,趾,关节,肘关节) 3.周围性血循环障碍(静脉阻塞,静脉炎) 4.表浅神经炎和神经痛 5.与紫外线合用治疗急性化脓性炎症(疖,痈,褥疮,疤痕硬结) (二)禁忌症 1.出血倾向,高热 2.肺结核,癌症患者 3.严重动脉硬化,代偿不全的心脏病 可见光疗法 定义:用波长760-400nm可见光治疗疾病的方法 可见光的波长介于红外线与紫外线之间,光量子能量介于二者之间,故体现出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包括温热作用、光化学热效应、特殊作用 对组织的穿透厚度:波长越短,穿透力减弱,波长最长的红光穿透最深,约4厘米 种类包括:红光疗法、蓝光疗法、蓝紫光疗法、多光谱疗法 蓝紫光疗法 运用于治疗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黄疸) 患儿黄疸出现后12-48小时即开始精神萎靡,呕吐 ,肌张力下降,或四肢张力上升,呼吸衰竭 作用原理:照射人体后,被皮肤吸收,能被间接胆红素大量吸收,在氧作用下,通过光化学作用降解,成为水溶性低分子量化合物(胆绿素),经过胆汁,从二便排出 蓝紫光疗法 使用方法: 距治疗床70cm,以新生儿胸骨柄为中心对患儿进行全身照射 保持温度在35.5-37.7℃ 照射6-12小时停2-6小时,总计照射24-48小时,不得超过72小时 每小时翻身一次 注意观察体温、肤色、尿粪颜色及血胆红素 注意保护患儿的眼睛 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的物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特性 紫外线的生理学作用 紫外线的治疗技术 适应症,禁忌症 注意事项 紫外线疗法 一.紫外线的物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特性 1.紫外线的发生 紫光之外,波长小于紫光的不可见光线 2.紫外线的特点 波长400-180nm,光量子能量高,有明显的光化学效应 对皮肤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