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词鉴赏二.docxVIP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词鉴赏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词鉴赏二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古诗词鉴赏二第14讲 品味语言,赏析技法复习策略1.语言赏析(1)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2)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3)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4)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表明的志向等。(5)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6)把握语言风格。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②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不加修饰。代表人物:陶渊明。③绚丽飘逸: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代表人物:李白、李贺。④形象生动:既是诗又是画,有声有色。代表人物:王维。⑤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曲折倾诉。代表人物:李商隐、晏殊。⑥粗犷豪迈:意境恢弘阔远,积极向上。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⑦慷慨悲壮:多指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⑧沉郁顿挫: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严肃,感情深沉。代表人物:杜甫。2.技法赏析(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常用修辞手法例释名称定义作用例句及出处比喻古汉语中常称之为“比”。“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托物起兴,引起下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可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体。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比拟把物当做人来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叫拟物。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排比把内容紧密相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氛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设问先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多次出现。一咏三叹,增强节奏感和音韵美;前后呼应,加深主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秦风?蒹葭》)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或互为补充的同一件事。避免词语单调重复。用语简洁、含蓄而凝练。言简意丰。同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邻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用典运用前人典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含蓄,意味丰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顶真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文气贯通,表达感情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古诗词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对比、哀乐对比等。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人赋》)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表达方式有叙述、说明、议论、抒情和描写五种。古诗词常用到的是抒情和描写两种。其中抒情又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描写按对象分,有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场面描写(动景、静景)。按详略分,有细描和白描。按方法分,实写、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①烘托或对比:用一个事物陪衬另一个事物,使后者更突出。②渲染:仔细描摹以加强效果。③抑扬: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或褒扬,而后透露出真实意图。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先扬后抑,所要强调突出的都是后者。抑扬的使用使诗词在很短的篇幅里跌宕起伏,摇曳生姿。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把要赞美或鞭策的人、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

文档评论(0)

xiayutian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