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材炮制规程
题目:
中药材炮制规程通则 编号:
GC—gy—100—02 制订人: 制订日期: 版本状态: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生产技术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前处理车间 目的:制定中药材的炮制规程通则
范围:中药材的炮制通用规则
职责: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前处理车间
1.标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册)。
《山西省中药材炮制规范》。
2.生产区、主要设备及相关文件
2.1生产区:
前处理车间一般生产区。
2.2主要设备:
洗药机型号:XY-700 编号:IB1-02
切药机型号:QY120-4 编号:IB1-04
74.70 编号:IB1-05
ZG 编号: IB1-06
烘干机型号:DW-1.6-10B 编号:IB1-03
炒药机型号:CY-4 编号:IB1-06
2.3主要通用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适用范围 1 中药材炮制规程通则 GC—gy—100—02 2 净选岗位操作规程 GC—sg—061—02 净选 3 切制岗位操作规程 GC—sg—063—02 切制 4 清洗与干燥岗位操作规程 GC—sg—064—02 清洗与干燥 5 炮炙岗位操作规程 GC—sg—065—02 炮炙 6 炒药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 GC—sb—035—02 炒药 7 洗药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 GC—sb—032—02 洗药机 8 切药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 GC—sb—033—02 切药 9 干燥机使用维护清洗操作规程 GC—sb—034—02 干燥机 10 中药材净料入库规程 GC-sg-007-02 入库 11 批档案管理规程 GC-zg-011-02 归档 3.净制
3.1净制,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净药材”,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3.2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4.切制
4.1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应少泡多润并按药材的大小粗细分别,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清炒1.1炒黄:药物表面微黄或鼓起或爆裂,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超过1%。
1.2炒焦:药物表面焦褐色,色泽均匀,有焦香气。生片,炭化片不得超过3%,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
1.3炒炭:药物表面黑色,内呈焦褐色或焦黄色,存性,并基本保持厚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过5%,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不允许灰化。
麸炒药物表面呈微黄色或黄色,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
烫制表面呈焦黄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鼓起泡酥或爆裂起花。需醋淬的有醋香气。干燥,不得有辅料,僵片,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
过3%,醋淬品水分不得超过10%。
煅制药物表面无光泽,内外色泽一致,酥脆易碎或内呈蜂窝状,不得灰化。未煅透及灰化者不得超过3%,杂质不得超过2%。
蒸制蒸制主要分为清蒸、酒蒸、醋蒸等。蒸制后的药物表面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有辅料特有气味,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
煮制药物表面色泽均匀,无白心,未煮透者不超过2%。
炙法7.1蜜炙:色泽均匀,有光泽,不粘手,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超过0.5%,水分不超过15%。
7.2酒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微带焦斑,色泽均匀,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超过1%,水分不超过13%。
7.3醋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微带焦斑,色泽均匀,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超过1%,水分不超过13%。
7.4盐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色泽均匀,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过13%。
7.5姜汁炙:药物表面呈黄色,色泽均匀,有辅料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过13%。
中药材炮制规程通则 第 5 页 共 6 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