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概 述
深圳 电子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该公司主要生产夜晶显示器,总投资500万元,年产12万对/年,本项目生产过程在前清洗、显影、清洗、酸刻等工序将排出清洗废水,废水中除含有酸、碱、悬浮物外,还含有一定量的COD等污染物,按照国家对电子企业污水处理排放要求的规定,该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一套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处理后的最终排放水达到广东省地方综合水污染排放标准DB44/26-2001《水污染排放限值》中的第二时段二类一级标准要求。
二、设计依据与原则
2.1 设计依据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1.2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
2.1.3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2.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1.5有关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
2.1.6厂家提供的有关资料。
2.2 设计原则
2.2.1 工艺流程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可靠性;
2.2.2 工程应具有投资省、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2.2.3 整个工程布局应合理、规范,与厂区协调一致。
2.2.4 尽可能减省本项目的一次性投资,降低成本和能耗;
2.2.5工程目标符合广东省地方综合水污染排放标准DB44/26-200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类一级标准以及国家其它法规的要求;
2.3 设计范围
本方案设计范围为从格栅池入口开始到最终达标排放口为止的一系列服务,包括:
2.3.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2.3.2 污水处理平面布置设计;
2.3.3 污水处理土建工程设计;
2.3.4 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型;
2.3.5 污水处理电气设计;
2.3.6 污水处理管道设计;
2.4 设计目标
设计处理后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三、 设计水质、水量
3.1 污水水量
根据厂方提供的数据,再乘可靠系数,其处理废水量为4m3/d,按每天运行4小时,则设计水量为1m3/h。
3.2 污水水质
单位:mg/L,色度单位“倍”,pH除外
监测指标 CODcr pH值 SS BOD 色度 石油类 原水水质 280 8~10 300 120 120 30 排放标准 ≤90 6~9 ≤60 ≤20 ≤20 ≤5
四、工艺流程及说明
4.1 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
絮凝剂 絮凝剂 、助凝剂
清洗废水 调节池 气浮池 中间水池 混凝反应池
污泥外运 污泥干化场 竖流沉淀池
达标排放 清水池
4.2工艺流程说明:
4.2.1 格栅池及格栅
车间废水自流进入调节池,为防止水泵及管道堵塞和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负荷,保证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在调节池前设置人工格栅池一道,栅距10mm,安装角度为60°,截留污水中较大的固体物。格栅前的废渣定期清渣处理。
4.2.2 调节池
废水的来水水量波动较大,水质也不均匀,必须设有足够调节容量的调节池,以保证进入后续处理系统的废水水量。水质稳定,以取得预期处理效果。由于每天处理四小时,所以调节池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废水在调节池中的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58小时。
4.2.3 气浮池
调节池的废水用污水泵引至气浮池,这时在反应池内投加混凝剂,通过释放微小气泡使废水中比重小于和接近于水的微小悬浮物得到有效的去除,处理后的废水自流到中间水池。
4.2.4 中间水池
气浮池自流到中间水池,在这里废水得到过渡和调节。
4.2.5 混凝反应池
中间水池的废水用污水泵提升至混凝反应池,这时在反应池内投加PH调节剂,使废水的PH值控制在10左右,然后反应池内投加PAC使废水的PH值控制在6~9之间,然后投加PAM助凝剂,这时废水产生大量絮凝体后流入竖流沉淀池进行分离,从而使污水达到分离的作用。
4.2.6 竖流沉淀池
混凝反应池的废水经过竖流沉淀池布水器,均匀分布到沉淀池底部,这时废水经过沉淀池固液分离后,上清液通过四周集水支槽汇总到一条总槽内自流到清水池。沉淀后的污泥靠重力排入污泥干化场。
本方案选用竖流沉淀池,其表面负荷为0.70m3/m2.h,固液分离时间为2.88h。
4.2.7 清水池
竖流沉淀池处理出水自流至清水池,这时的处理后的废水已经达到排放标准,在清水池经过一定的停留时间后达标排放。
4.2.8 污泥处理系统
竖流沉淀池的污泥定期排入污泥干化场,污泥干化场的污泥靠重力渗透和自然晾晒的作用达到污泥干化脱水,滤液回流到调节池。干化的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