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ppt
* 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 前770年—前221年 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灭亡 (前770年) 成立 共25位周平王周赧王 君主?-开国君主?-灭亡君主 洛邑 首都 (前221年)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 战国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魏---李悝变法 楚---吴起变法 秦---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商鞅于前361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对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春秋时代学术文化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老子的籍贯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也有一说庄周的《庄子》一书才是道家之滥觞,而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乃是道家后人加之以抗衡孔子儒家的虚拟宗师。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 春秋时期的名人: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汉代起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文圣 孙武(约前551—?),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 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该书有13篇,共5000余字。但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学术文化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 庄子和其弟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一书中。 1、道家 孟子(约前385年—约前304年),名轲,其字不详,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母三迁 主张“王道”、“仁政 ” 王道就是实行仁政,兴仁义之师。 2、儒家 ·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荀子( 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截然相反。 劝学篇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生活于战国末期,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韩非为韩国的公子,与李斯一同拜荀子门下学习。 在韩非生长的年代,韩国为战国七雄当中最弱小的国家,但由于他患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多次上书韩王陈述他的思想,而不为所用。之后《韩非子》一书流传到秦国,书中内容被秦王嬴政所欣赏,便以战争为要胁,逼韩非出使秦国。 韩非到秦国后,受到秦王政的欣赏,准备重用他,但招李斯忌妒,对秦王进谗言,陷害韩非入狱,最后在狱中服毒自尽。 3、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孙膑(?~?),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战国时期曾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帮助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 《孙膑兵法》 4、兵 家 墨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姓墨名翟。生卒不能肯定是哪年,大概是在公元前479~前381年以内。中国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5、墨家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