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文言文50(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1)人。七八岁时,父命牧(2)牛陇上,窃(3)入学舍,听诸(4)生诵书;听已,辄(5)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6)田。父怒挞(7)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8),曷(9)不听其所为?”冕因去(10),依僧寺以居。夜潜(11)出坐佛膝上,执策(12)映长明灯(13)读之,琅琅达旦(1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15);冕小儿,恬(16)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自被(1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宋学士文集》) 【注释】 (1)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2)牧:放牧牲畜。(3)窃:私下的意思。(4)诸;许多。(5)辄:总是(常常)、就。(6) 蹊:践踏.(7)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8)痴:此指入迷;如此:这样。(9)曷:通“何”,为什么。(10)去:离开(11)潜:暗暗地、悄悄地。(12)执策:拿着书。(13)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14)达旦:到早晨,到天亮。(15)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6):恬: (17) 被:通披,这里是穿,戴的意思.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②时冕父已卒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A、听已辄默记 完毕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离开
C、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不同
D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躲藏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或牵牛来责蹊田。
②曷不听其所为?
③门人事冕如事性。
④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6、这两段文字说了王冕哪两件事?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①私下,偷偷②死③入迷④安祥的样子
2.AB3.C
4.①有的人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践踏他们的田地
②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
③他门下的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④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的后面
5.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
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6.勤奋好学,孝敬父母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竹简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韩性死了以后,韩性的门人对待冕像对待韩性一样。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间乎?”左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