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楚竹書《容成氏》、《昔者君老》考釋四則_0.docVIP

上博楚竹書《容成氏》、《昔者君老》考釋四則_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博楚竹書《容成氏》、《昔者君老》考釋四則_0

上博楚竹書《容成氏》、《昔者君老》考釋四則   吾輩生逢其時,得閱覽古人真跡寶典。浸淫在其豐富的思想文化中,真人生一大快事。今就閱讀所得提出一些看法,非常不成熟,請學者專家不吝指教。拙文盡量避免「重複勞動」(劉信芳教授所提[1]),但是網路寄信時間不一,若恰有與學者撞題,還請諒解。此外,為響應網主先生所提減低文件的「體積」[2],拙文盡量不列古文字形,請讀者見諒。 nbsp; (一)《容成氏》簡5的「歹桀」(下以△代替) nbsp;《容成氏》簡5:「上下貴賤,各得其△」,李零先生隸作「歹+(煠-火)」,讀作「各得其世」,指「每個人都能盡享天年」。[3]陳劍先生讀作「所」,後加「?」。[4]按:字左旁從「歹」旁當無問題,右旁與「世」不類,參《郭店》7.3、7.21。尤其「歹+(煠-火)」亦見於《上博#8231;子羔》簡1,其「世」旁與△不類。「桀」,《郭店》10.5作 ,亦見於《容成氏》簡35等,嚴格隸定應從《容成氏》整理者李零先生隸作「傑」。證據之一是《容成氏》簡40的「桀」即無人旁。另外,由《古文四聲韻》「桀」引《古尚書》作 、引《汗簡》 (本從木,此從土,蓋「桀」字異體,木土意近,當作表意偏旁或可互換)[5]來看,[6]都說明李零先生所隸是準確的。而△的右旁與「桀」完全同形,所以應隸定作「歹桀」。筆者以為簡文應讀作「上下貴賤,各得其宜」,「桀」,古音群鈕月部;「宜」,疑紐歌部,聲古同為喉音,韻則為對轉,可以通假。傳世文獻多有相應思想,如《禮記#8231;樂記》:「然後,聖人作為鞀、鼓、椌、楬、壎、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所以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7]、《荀子#8231;榮辱》:「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 各得其宜……」[8]、《管子#8231;明法解》:「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職而課功勞,有功者賞,亂法者誅,誅賞之所加,各得其宜,而主不自與焉。」[9]。蓋簡文的意思是層層遞進,先是「邦無飢(?)人,道路無殤死者」,即所謂「足食」(《論語#8231;顏淵》)[10]、「頒白者不負載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8231;梁惠王上》)[11]其次,便是要知人善任,晉用賢才,使「上下貴賤,各得其宜」。《論語#8231;顏淵》曰:「樊遲……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 1不仁者遠矣。」[12]尤其《列子#8231;仲尼篇》提到商太宰問曰:「三王聖者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不知。」曰:「五帝聖者歟﹖」孔子曰:「五帝善任仁義者,聖則丘弗知。」曰:「三皇聖者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者,聖則丘弗知。」[13]提到二王、三皇、五帝善任賢者,更與簡文的背景相合。另外,簡24-25「以波(陂)明都之澤,決九河之△1」。△1亦應分析為從水桀聲,可讀作「結」,見紐質部,與「桀」聲韻俱近。《廣雅#8231;釋詁一》:「結,曲也」。[14]《史記#8231;扁鵲倉公列傳》:「其後扁鵲過虢。……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15],而「訣脈」又作「決脈」,如《三國志#8231;魏書#8231;華佗》曰:「佗令弟子數人以鈹刀決脈,五色血盡,視赤血……」[16]、《三國志#8231;魏書#8231;烏丸》:「以刀決脈出血,及祝天地山川之神……」[17]可見「決」、「結」可當反義詞用,「決九河之結」,意謂疏通九河淤結不暢之處。值得注意的是,簡42「湯王天下三十又一『世』而受(紂)作。」其中「世」與△形近,但細看仍有區別,其右上三直筆,與一般的「世」同,二者仍有差別。而簡40讀作「桀」的字,上似三直筆,與其他《容成氏》三個「桀(傑)」[18]並不相同,應是訛誤。 nbsp; (二)《容成氏》13的「鬲」 《容成氏》簡13「昔(者)[19]舜靜(耕)於△丘」,李零先生隸△為從臼從「鬲」,但此「鬲」字與簡40「『鬲』山氏」並不相似,後者從類「羊」形,與一般「鬲」字所從相同。[20]與簡13相同字句亦見於《郭店》5.2,「鬲」下亦從「羊」形。筆者以為△可能變形音化為從「者」。△的下部與簡24的「者」類似,只是前者從「甘」,後者從「皿」。其實,在古文字中,二者互換的現象是有的,如《銘文選》480「nbsp; 敖簋蓋」的「魯」即從「皿」[21]、《璽彙》3479「智」亦從「皿」。[22]者,古音章紐魚部;鬲,來紐錫部,聲同為舌音,韻則旁對轉。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