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技术原理和系统设计V.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TE技术原理和系统设计V

E-UTRAN和EPC之间的功能划分图,可以从LTE在S1接口的协议栈结构图来描述,如下图所示黄色框内为逻辑节点,白色框内为控制面功能实体,蓝色框内为无线协议层。 * PDCP在网络侧终止于eNB,需要完成控制面的加密、完整性保护等功能。 RLC和MAC在网络侧终止于eNB,在用户面和控制面执行功能没有区别。 RRC在网络侧终止于eNB,主要实现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RB控制、移动性功能、UE的测量上报和控制功能。 NAS控制协议在网络侧终止于MME,主要实现EPS承载管理、鉴权、ECM(EPS连接性管理)idle状态下的移动性处理、ECM idle状态下发起寻呼、安全控制功能。 * 注意: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实现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分离,无线网络层和传输层相分离,除了能够保持 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无线网络层与传输网络层技术的独立演进之外,具有良好的继承性。 * S1接口定义为E-UTRAN和EPC之间的接口。 S1接口包括:S1接口控制平面(S1-MME)和S1接口用户平面(S1-U)。前者定义为eNB和MME之间的接口;后者定义为eNB和S-GW之间的接口。 一、S1接口涉及的功能: 1)E-RAB业务管理功能(建立,修改,释放) 2)UE在ECM-CONNECTED状态下的移动性功能( a、LTE系统内切换 b、与3GPP系统间切换) 3)S1寻呼功能 4)NAS信令传输功能 5)S1接口管理功能:a、错误指示 b、复位 6)网络共享功能 7)漫游和区域限制支持功能 8)NAS节点选择功能 9)初始上下文建立功能 10)UE上下文修改功能 11)MME负载均衡功能 12)位置上报功能 13)ETWS消息传输功能 14)过载功能 15)RAN信息管理功能 二、已经确定的S1接口的信令过程有: E-RAB信令过程: E-RAB建立过程 E-RAB修改过程 MME发起的E-RAB释放过程 eNB发起的E-RAB释放过程 切换信令过程: 切换准备过程 切换资源分配过程 切换结束过程 切换取消过程 寻呼过程 NAS传输过程: 上行直传(初始UE消息) 上行直传(上行NAS传输) 下行直传(下行NAS传输) 错误指示过程: eNB发起的错误指示过程 MME 发起的错误指示过程 复位过程 eNB发起的复位过程 MME发起的复位过程 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 UE上下文修改过程 S1建立过程 eNB配置更新过程 MME配置更新过程 位置上报过程: 位置上报控制过程 位置报告过程 位置报告失败指示过程 过载启动过程 过载停止过程 写置换预警过程 直传信息转移过程 * 注意:S1接口和X2接口类似的地方是:S1-U和X2-U使用同样的用户面协议,以便于eNB在数据前向时,减少协议处理。 一、X2-CP支持以下功能: 1)UE在ECM-CONNECTED状态下LTE系统内的移动性支持 上下文从源eNB到目标eNB的转移 源eNB和目标eNB之间的用户面通道控制 切换取消 2)上行负载管理 3)通常的X2接口管理和错误处理功能: 错误指示 ? 二、已经确定的X2-CP接口的信令过程包括有: 1)切换准备 2)切换取消 3)UE上下文释放 4)错误指示 5)负载管理(小区间负载管理) * FDM/FDMA技术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技术,将较宽的频带分成若干较窄的子带(子载波)进行并行发送时最朴素的实现宽带传输的方法。 为了避免个子载波间的干扰,不得不在相邻的子载波间保留较大的间隔,这大大降低了频谱效率。但是今年来,由于数字型号处理技术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发展,是的FDM技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注意:FFT允许将FDM的各个子载波重叠排列,同时保持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以避免子载波之间的干扰)。 部分重叠排列可以大大提高 * * 根据Qualcomm的仿真结果(R1-072085),在500m的ISD条件下,D-TxAA MIMO比1x2接收分集增加了(6.71/3.05 - 1)= 120%,即,为原来的2.2倍。ISD为1732m时为1.8倍。 根据Qualcomm的仿真结果(R1-072085),在500m的ISD条件下,D-TxAA MIMO比1x2接收分集增加了(6.71/3.05 - 1)= 120%,即,为原来的2.2倍。ISD为1732m时为1.8倍。 根据Qualcomm的仿真结果(R1-072085),在500m的ISD条件下,D-TxAA MIMO比1x2接收分集增加了(6.71/3.05 - 1)= 120%,即,为原来的2.2倍。ISD为1732m时为1.8倍。 根据Qualcomm的仿真结果(R1-072085),在500m的ISD条件下,D-TxAA MIMO比1x2接收分集增加了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