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燥论

喻昌曰:燥之與濕,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氣也;濕者,地之氣也。水流濕,火就燥,各從其類,此勝彼負,兩不相謀。春月地氣動而濕勝,斯草木暢茂;秋月天氣肅而燥勝,斯草木黃落。故春分以後之濕,秋分以後之燥,各司其政。今指秋月之燥爲濕,是必指夏月之熱爲寒然後可。奈何《內經》病機一十九條獨遺燥氣?他凡秋傷於燥,皆謂秋傷於濕。歷代諸賢,隨文作解,弗察其訛。昌特正之。 大意謂春傷於風,夏傷於暑,長夏傷於濕,秋傷於燥,冬傷於寒,覺六氣配四時之旨,與五運不相背戾,而千古之大疑始一抉也。然則,秋燥可無論乎?夫秋不遽燥也。大熱之後,繼以涼生,涼生而熱解,漸至大涼,而燥令乃行焉。《經》謂“陽明所至,始爲燥,終爲涼”者,亦誤文也。豈有新秋月華露湛,星潤淵澄,天香遍野,萬寶垂實,歸之燥政,迨至山空月小,水落石出,天降繁霜,地凝白鹵,一往堅急勁切之化,反謂涼生,不謂燥乎?或者疑燥從火化,故先燥而後涼,此非理也。 深乎!深乎!上古《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濇,是謂四塞。”謂脈之從四時者,不循序漸進,則四塞而不通也。所以春、夏、秋、冬孟月之脈,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不改其度。俟二分二至以後,始轉而從本令之王氣,乃爲平人順脈也。故天道春不分不溫,夏不至不熱,自然之運,悠久無疆。使在人之脈,方春卽以弦應,方夏卽以數應,躁促所加,不三時而歲度終矣,其能長世乎? 卽是推之,秋月之所以忌數脈者,以其新秋爲燥所勝,故忌之也。若不病之人,新秋而脈帶微數,乃天真之脈,何反忌之耶?且夫始爲燥,終爲涼,涼已卽當寒矣,何至十月而反溫耶?涼已反溫,失時之序,天道不幾頓乎?不知十月之溫,不從涼轉,正從燥生。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以故初冬常溫,其脈之應,仍從乎金之濇耳。由濇而沉,其濇也,爲生水之金;其沉也,卽爲水中之金矣。珠輝玉映,傷燥云乎哉! 然新秋之涼,方以却暑也,而夏月所受暑邪,卽從涼發。《經》云:“當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舉一瘧,而凡當風取涼,以水灌汗,廼至不復汗而傷其內者,病發皆當如瘧之例治之矣。其內傷生冷成滯下者,並可從瘧而比例矣。以其原來皆暑濕之邪,外內所主雖不同,同從秋風發之耳。若夫深秋燥金主病,則大異焉。《經》曰:“燥勝則乾。”夫乾之爲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乾於外而皮膚皴揭者,有乾於內而精血枯涸者,有乾於津液而榮衛氣衰、肉爍而皮著於骨者,隨其大經小絡所屬上下中外前後,各爲病所。燥之所勝,亦云熯矣。 却:退。 “当暑汗”二句:语出《素问·金匮真言论》。风疟:病名。疟疾之一。症见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痛烦躁等。多由盛夏贪凉受风,又感疟邪所致。 至所傷則更厲。燥金所傷,本摧肝木,甚則自戕肺金。蓋肺金主氣,而治節行焉。此惟土生之金,堅剛不撓,故能生殺自由,紀綱不紊。若病起於秋而傷其燥,金受火刑,化剛爲柔,方圓且隨型埴,欲仍清肅之舊,其可得耶?《經》謂“欬不止而出白血者死。”白血,謂色淺紅而似肉似肺者。非肺金自削,何以有此?試觀草木菁英可掬,一乘金氣,忽焉改容,焦其上首,而燥氣先傷上焦華蓋,豈不明耶?詳此,則病機之“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痿喘嘔,皆屬於上”二條,明指燥病言矣。 盖:因为。 治节:治理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惟:由于。 型埴(zhí):铸造器物所用之土模。埴:粘土。 仍:因袭,保持。 《生氣通天論》謂“秋傷於燥,上逆而欬,發爲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終,與病機二條,適相脗合。祇以誤傳“傷燥”爲“傷濕”,解者競指燥病爲濕病,遂至經旨不明。今一論之,而燥病之機,了無餘義矣。其“左胠脅痛,不能轉側,嗌乾面塵,身無膏澤,足外反熱,腰痛,驚駭,筋攣,丈夫疝,婦人少腹痛,目眛眥瘡”,則燥病之本於肝,而散見不一者也。 “左胠”十一句:语本《素问·至真要大论》。胠(qū):腋下胁上。面尘:面如尘土。疝:病名,亦作“颓疝”,以睾丸肿大光亮如秃为主症。 燥淫所勝,其主治必以苦溫者,用火之氣味而制其勝也。其佐以或酸或辛者,臨病制宜,宜補則佐酸,宜瀉則佐辛也。其下之亦以苦溫者,如清甚生寒,留而不去,則不當用寒下,宜以苦溫下之。卽氣有餘,亦但以辛瀉之,不以寒也。要知金性畏熱,燥復畏寒。有宜用平寒而佐以苦甘者,必以冷熱和平爲方,制乃盡善也。又六氣凡見下承之氣,方制卽宜少變。如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則苦溫之屬宜減,恐其以火濟火也。卽用下,亦當變苦溫而從寒下也。此《內經》治燥淫之旨,可贊一辭者也。至於肺氣膹鬱,痿喘嘔欬,皆傷燥之遽病,又非制勝一法所能理也。茲倂入燥門,細商良治,學者精心求之,罔不獲矣。若但以潤治燥,不求病情,不適病所,猶未免涉於疎耳。 制其胜:利用火气制服燥元。平寒:当为“辛寒”。见《素问校讹》。 制:制度。指方药组成的法度。 :“粗”的异体字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