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是创新的开始- .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 【内容提要】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学校在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我们的教学实际却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一现象的成因应从学生自身和学校、教师等方面来分析。学生自身因素:1、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主动;2、依赖老师 迷信老师; 学校、教师因素:1、严厉的学校纪律;2、教师的高高在上及功利心理;分析上述原因,我觉得从中体现的学生质疑意识、质疑能力的缺乏是导致创新能力缺失的直接因素。因此,我认为质疑是创新的开始,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能力、质疑精神是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更新认识,消化新课标理念,理解并实践重视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应转变观念,将学生视为合作的伙伴,在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求疑创新的欲望,宽容其求异行为。再次教师还应改进教法,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探究而展开,有意识地帮助其开拓思维。创新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有赖于我们评价观念的转变,这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课堂的评价。                        【关键词】 创新 质疑 探究 问题 学生 教学 评价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新课标在前言里为语文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但回观教学实际,我发现当前的语文教学与这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由此,我进行了下面的思考: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努力?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一、当前的问题———创新能力的缺失。 “许多语文教学是在扼杀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特别是作文,简直是数学作业,一个面孔印出来的!”这是园丁网上一位热心语文教改的网友的留言。这句话虽不无偏激,但实事求是的讲,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语文教学中能力培养尤其是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想象能力的枯竭,不能不说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的心痛。那么造成语文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去探讨: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主动。据网上载山西省曾对某初中三个年级各八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在“预习”一项中,40的人是“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30的人“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经常自觉预习的只占30。多数初中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古人说的好:“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许多学生中存在的被动甚至是被逼的学习状态,使能力的培养往往成了纸上谈兵。 2、依赖老师,迷信老师。在中小学的课堂上,有一种现象并不少见: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整堂课,学生的思路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不敢也不愿有所突破,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不能体现出来。学生从小在学习上养成的这种惯性和惰性,使一线的语文教师深受困扰。我本人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在指导初一新生写《向你介绍我》的作文课上,我举了个自己小时候把冲洗照片误解成用肥皂洗而闹笑话的例子,结果批改时发现不在少数的学生将这个例子移植到了自己的作文中,这真让我始料未及。从这次作文训练中可看出思维定势、不愿求新在学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学校、教师因素。 1、严厉的学校纪律。在中国,学校的纪律历来是很严格的,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且举手的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即曲小臂成直角,不举手就发言属于违反课堂纪律。有一种现象我们应该注意到,年级越低的孩子上课时越踊跃,会把手举得高过头顶甚至于以肘击桌来赢得老师的注意,但是在老师的呵斥声中,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上的手越举越少了,到了初二、初三阶段,基本上没人愿意举手了。 2、教师的高高在上及功利心理。虽然我们已经在积极提倡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但是这种新的理念并没有得到深入接受,教师依然代表权威,师生关系还是上下关系而非朋友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否有发言的机会取决于老师。由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居高临下,强制措施过多,忽视了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没有为学生创设深入思考、大胆求新的情境,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当前对教师优劣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考试排名是教师身上一根无形的枷索,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一些教师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代价。他们甘愿做书本和教参的奴隶,也不许学生越雷池一步,更不必说有自己的想法和异议了。我曾无意间翻看到一位同事批改好的作业本,有这样一道题:意为“外表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