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集团:见证封建制度没落和现代社会到来.docVIP

大生集团:见证封建制度没落和现代社会到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生集团:见证封建制度没落和现代社会到来.doc

大生集团:见证封建制度没落和现代社会到来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张謇日记四月二十四日记述:“五更乾清门外听宣,以一甲一名(状元及第)引见”,四月二十五日:“卯正,皇上御太和殿传胪,百官雍雍,礼乐毕备,授翰林院修撰。”与此同时,他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栖门海鸟,本无钟鼓之心;伏枥辕驹,久倦风尘之想。一旦予以非分,事类无端矣。”   张謇十六岁进考场,经历二十六年的应试煎熬,终于登上了学问名士之巅。也许使人难以相信,张謇并未以此作为自己最终的追求,他思索的是为国家振兴,为人民幸福多做实事,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开辟一条大路。   当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张謇激愤不已。回想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内乱,日本以保护侨民、使馆为由,出兵侵犯,朝鲜国王向清廷发出求救,李鸿章正因母丧“丁忧”,清廷命直隶总督张树声署理,张树声命庆军吴长庆率军赴朝,张謇作为理划前敌军事,参与策划与处理,吴长庆决策果断,措施得当,朝鲜内乱很快得以平息。内乱固然得到暂时的解决,但朝鲜政治腐败,治国无方,给予张謇较深的印象,如不能加以改进,后患无穷。因而张謇自朝鲜回到天津,当晚撰写《朝鲜善后六策》,呈送中朝大臣。张謇首先写道:“朝鲜今日之变,无不知由外交。而履霜坚冰,其渐之积,不自外交之始也……潜现时局,证以所见,次第标本,分为六条。”这六条分别为:一、通人心以固国脉;二、破资格以用人才;三、严澄叙以课吏治;四、谋生聚以足财用;五、改行阵以练兵卒;六、谨防圉以固边陲。朝鲜官员阅后十分心服,翁同??、张之洞深有同感,名为《朝鲜善后六策》,实与国内政情更为关切,予以支持,李鸿章阅后却斥为多事,搁置不议。中日甲午战争的发生绝非偶然,是清廷昏庸重臣腐败,对日一味求和,放松军备的结果。翰林院三十五人联合奏折《请罪李鸿章公折》,张謇则单独上疏,痛斥李鸿章“主和误国”,“战不备、败和局”。至此张謇对清廷完全丧失了信心,决定远离朝政走自己的路。   九月中旬家乡传来父亲彭年公病重的消息,九月十七日张謇“夜分心忽大动”,十八日得知父亲彭年公病逝,张謇十九日经天津,乘海轮,二十七日由上海回到海门常乐镇家,“伏地恸绝,寝苫丧次”。   张謇回到家乡第二年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他与两江总督张之洞有书信来往外,还曾两次去江宁晋见张之洞,商议国事,意见相投,而发展工业、力主变革是他二人共同的信念。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更加重了国家存亡危机。张謇在日记中写道:“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马关条约》中规定,外人可在各市设厂等更为触目惊心。五月,张之洞委托张謇起草《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拟稿中第一次表达了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理念。为了与帝国主义“抢时间”,抢先办工厂,兴实业,经过上下酝酿,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五日张之洞奏派张謇和苏州陆润庠分别在通州和苏州分设商务局,同时在通州和苏州各设一纱厂。状元办纱厂,对张謇来说是一件非常之事,但也确实是他多年的梦想。   张謇对通海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有较深厚的了解;洋务运动兴起,以官方为主创办军工企业的利和弊他较清楚;张謇十分关注我国门户开放后西方经济发展的情况,扩大了他的眼界,也引起他的深思;他多年经营乡里,从事商事、税务、公益事务等,得到较全面的锻炼;他精读四书五经,博览群书,厚积薄发,这些因素都促成张謇坚定了信心,迎接新的使命。   资本主义起始于17世纪的英国,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促使英国、荷兰等国家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一个阶段性的进步,但在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是十分残酷和无情的。经过发展和自我平衡,有的国家社会经济总量有较大的增加,经济实力也有所提高。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影响较大的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士及荷兰五国平均每人年收入达到200美元,而欧洲、北美洲每人平均年收入在150美元之下,差距较大。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承认资本家时代的来临对欧洲封建社会带有革命的成分。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影响几乎遍及整个西方。东方日本明治维新全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增,人民生活和文明程度有较大改观。张謇东渡日本考察70天,曾谈到“日人治国若治圃,又若点缀盆供,寸石点苔皆有布置,老子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日人知烹小鲜之精意矣。”但张謇也并不认同日本是十全十美的,在他住的旅馆门外临近河道的景象使他十分不满,他在日记中写道:“临江户城濠,濠水不流,色黑而臭,为一都流恶之所,甚不宜于卫生,此为文明之累。”张謇对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有所考虑,张謇学习是有选择的,必经深刻缜密的思考。   1895年张謇投身商界,创办第一个企业大生纱厂。他确定采用西方发展经济中的四个技术性因素,即市场经济、金融资本、现代企业制度和制度经济。   在筹建纱厂之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