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文化期末報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語言與文化期末報告

語言與文化期末報告 美濃戶外探查 指導老師: 蔡蕙如老師 班級:奈米三乙 學號姓名:黃建翰 戶外探查日期:100年5月28日 雙桂第夥房: 時間:約10:00~10:40 夥房簡介: 夥房是美濃地區客家人傳統的建築形態,其房屋大多以「三合院」或「四合院」為主,這樣的建築歷史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淵源,夥房都是以祖堂為中心,祖堂裡供奉的是祖宗牌位,神龕下方祭拜土地龍神也就是俗稱的地基主,祖堂兩側有對聯,左側記載祖先的功績,右側則是記載這個家族的遷徙歷史,門前有堂號對聯,祖堂前方有天井或寬廣的禾埕,依建築倫理,左右兩側按照輩份高低往外延伸,整體架構就如同ㄇ字型的形態,看似簡單的建築,有風水概念卻也有著深遠的人我倫理觀。 客家人重視淵源以及家族觀念,即使已各自成家的兄弟也不願分家,家族人漸成聚落,而形成夥房的特殊建築,但是近幾年來,社會快速的發展,老夥房也逐漸傾頹,大部分的夥房都已改建成現代建築,「夥房屋」的傳統建築也慢慢的在消失當中,當地文史工作者不免憂心了起來,除了極力的希望這樣的傳統建築能夠得以保存,延續保存的不僅是老夥房,也是美濃客家族群豐富的人文內涵。 感想: 這次美濃探查的第1站就在這個名叫「雙桂第」的夥房,而我們這一車(乙車)的導遊就叫瑋玲姐,非常有美濃氣息的導遊,身上還穿著藍衫,感覺就很道地,而且人非常有親和力,有這樣的導遊帶真的是非常幸運,第一站她帶我去一間叫『濟南堂』的夥房,裡面就是三合院,裡面還可以看到三個牌位,那就是供奉這個家族(這個姓氏)的祖先牌位,牌位上寫了很多祖先的名字,裡面有個伯伯人很好,除了讓我們進去參觀,也幫我們講解,最後也讓我了解到美濃文化的一些歷史,包括建築物的結構,還有對聯的意義,其中『濟南堂』的意思就是姓”林”的人家,堂字擺中間也包含是暗號的意思,對聯還有分眉對 分左青龍右白虎等很多規矩。 而我也記下非常多的東西,更學到一些知識了。 半月池化胎: 簡介: 說到半月池,就讓人想起傳統合院式民居,尤其是為數最多的三合院大門前的大魚池,「魚池」或「魚池仔」是基層民間普遍對半月池的習慣稱呼,「半月池」則是傳統建築界的學術性名詞,如果到鄉下去,看到三合院,對住在老夥房裡的主人家說「半月池」,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那座半圓形的池塘本來就是民家養魚、洗菜,還有以前鄉下的小孩子集體跳下去當游泳池的地方。 正廳後方以土填高的半月形土堆名為「化胎」,有如房子的靠背,在風水上其有安穩的象徵,同時也代表「有後」、「化育萬物」,就是祈福後代萬世昌隆,希望子孫綿延不斷。另外,上面通常種植花草,因而有人稱之為「花台」。 廣進勝油紙傘: 簡介: 日據時代大正年間,美濃油紙傘由林阿貴、吳振興延請大陸師父前來傳授技藝,而引進了高雄美濃。日據年代大正年間到民國五十年左右為美濃紙傘業興盛時期。這四十年間(日據年代大正年間到民國五十年左右),地方紙傘業最興盛時期共有十二家紙傘廠,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 民國五十年以後由於台灣急速發展工業,由化學材料製作的陽傘,其輕便、便宜、耐用又易於攜帶的特性普遍地取代了油紙傘,使得油紙傘的價值與銷售漸形蕭條,紙傘逐漸沒落,而僅存一家林享麟的「廣進勝 」紙傘廠,當時每天只能做 五、六把,紙傘顧客主要為年紀較大者或外國人。 民國六十年由於林享麟的紙傘名氣遠播因此而有加拿大的合約。民國六十三年到七十三年間為林享麟「廣進勝」紙傘廠的鼎盛期。 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月號的英文漢聲雜誌上,大幅報導林享麟製傘的生活,以及他製傘的過程,該期並以林享麟和他的紙傘作為封面,使的在當時傳統技藝逐漸失傳的危機中,燃起富甦的契機。 70年代台灣經濟逐漸富裕起來,在旅遊觀光業的刺激與手工藝品的生產下,使得美濃的油紙傘逐漸脫離原本實用的價值,而走向與觀光結合的商品文化,成為遊客喜於收藏的精美藝品,帶動了美濃油紙傘的另一個春天。 90年代的今天,廣進勝紙傘現已由第二代--兒子林榮君、媳婦吳劍瑛接手,因為有感於紙傘藝術不僅僅是在傘面上作畫而已,於是大膽的結合剪紙藝術及版印藝術,他們不斷的在研究各類紙質的合適性與差異性....或許將來還有更多的藝術創作呈現。他們希望將美濃紙傘由觀光商品再度提升為藝術珍品..... 感想: 從剛才的夥房到現在的這間『廣進勝』的油傘店,這間就在夥房的裡面,空間不大但是一進去就看到很多紙傘排列著,裡面有位阿姨正在做著黏紙傘的工作,也有聽她講解做紙傘的歷史,包括從他們這代接手後的一些事情,紙傘非常漂亮,可是價格非常不便宜,一把較大的也要好幾張小朋友,不過這也是看看就好,所幸就拍下幾張照片,接著就往下個地點出發了。 庄頭伯公: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