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免费教学案设计_1
《廉颇蔺相如列传》免费教学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三、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四、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
教学设想
一、本文故事性很强,可以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对照理解和使用工具书,初步了解课文中三个故事的大意。
二、重点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对于重点词语,如:负、徒、幸、引、为、使、亡、观、奏、顾等,要结合语境讲清楚,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些词语。古今异义词:指示,约束;名词活用动词:刃、衣、舍、前等;使动用法:完、急、破、归等;虚词:以、之;被动句和判断句等,都要一一讲清楚,并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以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学时数??四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读书作文时,经常遇到“完壁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这些成语的出处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些成语典故,学到一些文言知识,而且将受到古人那种勇敢机智的品质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爱国情操所激励,从而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简介作者和《史记》。
引导学生看注释和“预习提示”第一段。明确这样几点: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阅读、整理历史资料;广泛游览,实地考察;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简介时代背景。
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
四、教师范读第l-13段。
五、讲读第一部分。
1.指导学生自读第1—2段。
2.学生讲解,教师点拨。
明确:“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凭借。开头简介廉、蔺二人地位、威望的巨大差异,为二人矛盾伏笔。
六、讲读第二部分第一层。
1.指导学生自读3—5段。
2.学生讲解第3段,教师纠正,补充。
明确:“愿以十五城请易壁”,愿,很希望,不同于现在的“愿意”。“徒见欺”,见,被、受,被动句式。“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意思是:主意没有拿定,寻求一个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人可使报秦者”即“可使报秦之人”,定语后置句。关于和氏壁的来历,教师可以扼要补充。这一段是故事的开端,秦王要“以城易壁”,赵王左右为难,为蔺相如出场作铺垫。
3.学生试讲第4-5段,教师纠正并补充。明确:“窃计欲亡走燕”、“窃以为其人勇士”。窃,用在对话或书信中表示谦恭之词,意思是“我私下”。“亡”、”走”同义词,都作“逃”讲。“臣请完壁归赵”。请,意思有二:一是敬辞,表示请您,二是谦词,请您允许我。这里作第二种解释。“而君幸于赵王”、“则幸得脱矣”、“大王亦幸赦臣”中三个“幸”,第一个“幸”是宠幸,后两个“幸”是侥幸。“幸于赵王”,是被动句,被赵王宠幸。“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中的“负”是使动用法。“王必无人”中的“必”,课文注释为“一定,实在”。蔺相如为何会赢得赵王的信任?一是由于缪贤推荐,补写出了蔺相如的过人才情;二是在朝廷应对时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正确主张,自愿承担出使重任。这一层写蔺相如奉壁使秦。用对话表现相如的过人的分析能力和决断能力。
七。学生边朗读边思考1-5段后,布置作业。
1.熟读和口译第1—5段。
2.预习第6—13段。
第二教时
一、检查旧课。
1.解释加点词语。
以勇气闻于诸侯 使人遗赵王书 ?徒见欺 臣请完壁归赵??
2.翻译句子。
今君乃亡赵走燕??而君幸干赵王??求人可使报秦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二、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
指名朗读和翻译这一层后,师生共同研讨问题:
1.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明确:秦王坐章台,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以城换壁,对秦国来讲,并木占便宜,谈不上什么胜利,用不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仕有约-成长与蜕变”创业座谈会活动策划书(社团活动策划书).doc
- “启航·梦想站”心理情景剧大赛策划书(社团活动策划书).doc
- “回馈家园”暑期义教活动策划书(校园活动策划书).doc
- “国际大学生节”活动策划书(校园活动策划书).doc
- “复兴梦,青春行”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团日活动策划书).doc
- “大学生两人三足跑比赛”活动策划书(校园活动策划书).doc
- “外交外事礼仪大赛”活动策划书(校园活动策划书).doc
- “大家益起来”志愿者体验广场活动策划书(社团活动策划书).doc
- “大手拉小手”暑期支教活动策划书(社团活动策划书).doc
-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团日活动策划书(团日活动策划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