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论语十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论语十则

夫子哂之[1]。“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2],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3]。如其礼乐,以俟si君子。” [1] 哂(shěn):讥笑。 [2] 如:或者。 [3] 足民:使民众富足。 俟si:等待 翻译: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1],端章甫[2]fu,愿为小相焉[3]。 [1] 会同:诸侯会盟。 [2] 端:玄端,古代礼服的名称。 章甫fu:古代礼帽的名称。 [3] 相:傧相,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和士三等。小相处最低一等。 翻译: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鼓瑟希[1],铿尔[2],舍瑟而作[3]。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4]。”子曰:“何伤乎[5]?亦各言其志也。” [1] 希:通“稀”,稀疏,指声音渐弱。 [2] 铿(kēng)尔:铿的一声,指弹瑟将终时的高音。 [3] 作:站起来。 [4] 撰:通“譔”,讲述。 [5] 伤:妨碍。 翻译: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 曰:“莫春者[1],春服既成[2]。冠者五六人[3],童子六七人,浴乎沂[4],风乎舞雩yú[5],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6]:“吾与点也[7]!” [1] 莫:通“暮”。 [2] 春服:春装,夹衣。 [3] 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4] 沂(yí):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南。 [5] 风:吹风,迎风纳凉。舞雩(yú):鲁国祭天祈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6] 喟(kuì)然:深深地叹息的样子。 [7] 与:认同,赞许。 翻译: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先进》) [1] 唯:句首语气词。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翻译朗诵: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1.语言口语化,包含深刻哲理。 本文往往一句简短的话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格言意味颇浓。如“人不知而不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论语》的写作特点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排比句,增强了说理的气势,使语气更加肯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运用比喻,耐人寻味。“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运用对偶,使语句富于哲理意味与格言色彩。 另外,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 课后练习 1、背诵1—9则。 2、敬请同学们把所学课文的通假字、词语活用的知识汇集在一起。包括以后的课文。 3、从《论语十则》中任取一则,生发开去,作为论点,写作一篇议论文。 春秋时鲁国三大权势家族--三桓 综述 “三桓”是春秋时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的合称,分别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的后裔。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纵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贵族手中。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