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级语文 诗歌复习 新人教版.docVIP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级语文 诗歌复习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级语文 诗歌复习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诗歌复习 新人教版 诗歌鉴赏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最后两句写法有什么特点?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阅读苏轼《浣溪沙》回答问题。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兰芽浸溪图)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松间沙路图),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在啼叫(暮雨子规图)。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哲理)。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3)加以适当的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的画面。 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问题。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小雨、小草 (2)这首诗写出了春雨细小 滋润 的特点;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用比喻句“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 (6)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比喻。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一场严冬过后,庄稼是多么盼望春雨的到来呀!此时的春雨像滴滴甘露,滋润着大地。瞧,蒙蒙细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沙沙沙的声音,像种子发出新芽,如小草抽出嫩叶,又似竹笋冲出地面。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4.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上片描写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表现舒适轻快的心情。 下片描写夜行逢雨的焦虑心情,但路转溪桥忽见,心情又转为轻松。 (2)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时天气有什么变化?《西江月》所表达的是一种愉快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是什么使作者产生了这种心境? 第1问:起初月明天晴,后来乌云骤起,阵雨将至。 第2问:清新、欢跃、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稻花飘香、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使辛弃疾产生了愉快的心情。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5.阅读《卜算子 咏梅》回答问题: 卜算子 咏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