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3年九年级二模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4大题,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图1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境内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孟子·梁惠王下》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法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汉时期,发明了一项独特的制度,就是通过全国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职人员……当考试这种形式后来获得充分发展时,考试分三种级别(乡试、会试、殿试)举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上述论述
A.误解了科举制的起源
B.揭示了科举制的实质
C.肯定了汉朝选官制度的客观公正
D.从制度沿革的角度正确叙述了科举制的发展
4.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现在有的历史学家又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平定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
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惟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火药的发明
6.历史学家罗志田在《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一文中指出:“中国‘近代’与历代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即外力入侵造成了既存权势结构的巨变。外国在华存在通过条约体系所建构的间接控制,既体现着一种外在的压迫,其本身又已内化为中国权势结构的直接组成部分。”由此推理,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该是
A.列强入侵 B.政治腐败 C.经济落后 D.国内混战
7.历史学家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8.下图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数量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9.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愚昧走向科学
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起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晋冀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平型关战役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1.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苏州十中八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当一次主持人》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苏州十中八级语文下册《多一些宽容》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苏州十中八级语文下册《孔乙己》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苏州十中七级地理下册 大洲和大洋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苏州十中八级语文下册《变色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苏州十中八级历史上册 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 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苏州园区届九级数学第一学期12月调研考试试卷 苏科版.doc
-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十中-七级数学6月期末模拟试题2(无答案).doc
-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十中-七级数学6月期末模拟试题3(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