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意念空灵的中国意境
心境平和开启性灵自由之门——力刚
李泽厚认为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这个观点在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的认识就是人一个自然情化过程,是性灵的情态表达。魏晋玄学奠基人王弼提出了“圣人有情论”, 他说:“万物以自然为性。”, 所以“圣人体无而应物生情”(《老子注》二十九章)。自然的情化是天人相应的彼此融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文化沉淀。
心与物的反映,是以人为主体性的相应,而这个相应即“观物取象”。《易传·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物不是毫无内蕴的客观存在,而是自然生命之气的凝聚,是具有伟大的造化功能的道的载体。面对这种包蕴着无限生命意味的自然对象,我们要想达到对它的深度领悟和全面理解,单单靠观其表象明显是不够的,还必须参悟其内在隐匿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易传?系辞》就没有仅将哲学的任务停留在获得对象世界的抽象形式上,而是以此作为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手段。即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中国古人合天应人的“观物取象”,一步到位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清学者戴震说“生生者,化之原;生生而条理者,化之流。”(《原善》),戴震认为,生命为天地大化之根本,而生命的节奏和流动是天地大化的具体表现。宗白华在表达对生命尊重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做了深刻的描述,他说:“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谐和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中国古人异常广阔的生命情思表现了人与悠久无限的大自然生命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节奏化、音乐化了的天人合一的空间,这种空间意识是以《周易》的宇宙观为哲学基础的。
在中国最早文化艺术形态里,无论是图腾绘画还是诗歌等文化形式,自然的情化作为自然美的欣赏和艺术创作中的情景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并贯穿在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的创作过程中。道家对物象的审美观照方式提出了“以性观物”“以道观物”审美思想,以自然观“物”,惟物自在,是以“求自然得天趣”。王国维《人间词话》把意境概括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李泽厚深刻指出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美学的影响和本质的存在,他说:“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而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李泽厚《美的历程》)。
中国诗书画在美学层面的意境源于道家,尤其是庄子。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什么是意境?意境,即境由心造。《人间词话》载:“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 宗白华认为的“心源” 与庄子“心斋”应是同出而异名,可谓心灵之说。至于“造化”的说辞,就个人的观点就有些玄秘之说了。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造化”与“天机”同样被神秘了,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而这些恰恰表明了人与自然存在着天然的默契,这个默契就是心灵与物象合一的意境。
中国哲学发现并界定人的心灵,哲学对心灵的观照,形成人对自然的情化。道家体悟“有无”故得“玄”,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心得。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 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道家的以“无”为本,佛禅以“空”为宗,简单地讲,就是“有”的根源是“无”,老子说:“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佛家讲的“有即无,无即有。”, “是”的本质是“非是”,慧能说“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取中道义”(钟明《金刚经?坛经》)。“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同上),“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同上)这种在有无、空色之间游移的观念,意味着禅心是无常住的,禅境是亦虚亦实的。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创建虚静隐逸的灵化空间,禅宗的空寂提供了意境的空灵结构。老庄的有无虚实的思想开启的精神之境既表现出鸢飞鱼跃的灵动之相,又表现为虚实的相生或有无的相成,它使人的灵魂在有无虚实相生的有机结构中自由地翱翔。佛家感悟了生命虚极而空的跃动和灵慧,并个性化了的心灵体验结构,把内心世界玄秘而空灵了。由此可见,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肇始于道家,成熟于禅宗。意境的生成则直接依赖道家与佛家禅的无、空本体向“一体之心”的内化。那么,这种内化的途径是什么,或者说,道禅如何通过心的发现而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章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doc
- 《第八章桥梁护栏.doc
- 《第八章江浙沪旅游表格版.doc
-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doc
- 《第八章液压支架运动仿真.doc
- 《第八章激励与奖励人力资源管理.doc
- 《第八章现金的核算讲义.doc
- 《第八章的产品输出.doc
- 《第八章第3课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doc
- 《第八章第一节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及特点.doc
-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20张ppt).pptx
-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pptx
-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_熔化和凝固_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5节_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_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外研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核心考点精讲精练(61页,含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鲁教版)教材核心讲练六年级上册(24页,含答案).docx
-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48张ppt)1.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7张ppt)1.pptx
- 唱歌 跳绳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人音版(简谱)(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快乐的一天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