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石成金化平凡为奇迹的班主任解析
点石成金 化平凡为奇迹的班主任
——记辽宁省实验中学教师杨宝臣
文/本刊记者 程俭微
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传奇,但是对于辽宁省实验中学教师杨宝臣来说,教师的传奇色彩显然更浓郁一些。
从劳技课教师、化学实验室实验员到化学教师,再到初中班主任、高中班主任,甚至成为带两个高中班级的“王牌班主任”,最后到锦州开发区教育发展顾问、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校长……一次次华丽的转身,一次次将所带的普通班级达到成绩不普通,又一次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低谷拉到高峰,大概普通教师一辈子都遇不上两次,杨宝臣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今年入伏的第一天,我来到了锦州滨海实验中学采访杨宝臣校长。他,个子虽不高,但却很结实,整个人都透出了一种力量感——扎实、能干、朴实。我看着这位传奇式的人物,顾不上擦汗,急切地想了解他。
莫畏学困遮望眼,激发内能变先锋
初次转身:从劳技课教师到化学教师
杨宝臣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辽宁省实验中学任劳技课教师、化学实验室实验员。实验员的工作与他的专业并不对口,但他却在实验员的岗位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改革:大胆、科学的利用废物,改进实验方法,使教学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微量环保,经他改革后的一些实验方法在辽宁和北京等地进行了推广。
在六年的化学实验员的岗位上,杨宝臣积累、学习了很多化学知识,他渴望着“当个走上讲台”的老师。经多次申请后,1996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做了一名初三的化学教师。那一刻,他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我要当一个好教师,当一个用教育智慧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初三是一个充满紧迫感、令人焦急的时间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全班的化学成绩呢?杨宝臣想:问题的关键是学习成绩排名后面的学生,而最后一名尤为关键。于是,他就把目标锁定在了一名学习成绩最差、最淘气的张同学身上。
杨宝臣找到了张同学,并告诉他:“老师想让你当化学科代表。”张同学没有勇气也没有自信,为了鼓励他,杨宝臣和他做了一个小游戏:让他带着集气瓶和毛玻璃片去取办公室里的空气。一会儿,他拿着盖着玻璃片的集气瓶跑了回来,杨宝臣问他:“这是办公室的空气吗?我怎么没看出来?”他说:“老师,空气是没有颜色的。”“你连空气的性质都知道呀,太不简单了。但你怎么能证明这是我办公室的空气呢?”张同学迷茫了,杨宝臣趁机告诉他一个小秘诀:“先在集气瓶里装满水,到办公室后把水倒掉,空气自然就进到集气瓶里了,你盖上玻璃片拿回来,这里面装的就是办公室的空气了。”
第二天,杨宝臣故意让班长和团支书去取办公室的空气,在他们疑惑怎么才能取到时,张同学给他们出的主意,他们才把办公室的空气取回来。杨宝臣抓住机会,当面夸奖张同学学得快。在学习上被压抑了多年、从不敢展示自己的张同学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他成为了化学科代表。那以后,他天天在家提前学习化学,盼着上化学课,一有时间就找老师问问题。他内心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并实现了化学成绩的“大逆转”,各科成绩均有大幅度提高,彻底摘掉了学困生的帽子。在他的带动下,全班的化学平均分也提高了。
激发一个人的内能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学困生的潜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小军刚学化学时的成绩虽然只有二、三十分,但他的字写得却很有特点。杨宝臣当面表扬了他,他和老师很亲近,很爱上化学课,中考化学成绩竟然达到了93分。
杨宝臣的教学很有特点。上课了,他先把实验仪器往讲台上一放,然后再做几个示范试验。在学生们精神正投入跃跃欲试时,杨老师让同学们做实验、看书、议论化学现象和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最高时,杨老师才把这节课中最难的、重点的知识和问题及必须掌握的有关内容讲给学生。例如,杨老师把初中化学课涉及到的化学式全部用汉字写出来,让学生马上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写得对的进行展示,写得不对的要继续学、继续改。最后,再发给学生几张试卷,让学生反复练习。这样几堂课下来,学生就能全部掌握本年级化学最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本书的难点内容。剩下的时间,学生们反复学习,互相考试、巩固,轻轻松松的就学好了化学。
杨宝臣第一次担任初中化学课教师,教学效果十分惊人:在1999年中考中,他所教的班级平均分96.9分,1/3以上的学生达到满分。他的学生还参加了全省的化学知识竞赛,前5名中有2名是他的学生。
对于第一次转身,杨宝臣说:“我知道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求知的愿望。要努力去创设一种合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学困生,给学生以适当的学习指导,学困生不但能学会,还能学好。”在杨宝臣以后的教学中,他总是先从学困生抓起,这是他的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