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
第四章 苏轼
苏轼受到欧阳修的提携,又与曾巩、王安石等皆有交往,并对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人的文学创作给予了指导和帮助,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统合儒释道思想,形成既热爱生活又超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对当时及后世文人具有极大影响。他的诗歌笔力纵横,穷极变幻,间之议论,富有理趣,使宋诗的风貌更加突出。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拓展了词的艺术表现力,确立了词体的若干新的审美类型。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对词体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苏轼的文学成就,尤其得益于其父苏洵、弟苏辙的教育与扶助,父子三人都以其杰出的文学才能为中国文学增添了光彩,而其子迈、迨、过俱善为文,尤其是苏过的识见与文学才能非常突出。眉山苏氏文学家族的杰出创作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盛事之一。
第四节 苏轼词风
作为中国文化进程中不多见的杰出人物,苏轼在哲学、绘画、文学等诸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从文学的文化生态而言,苏轼的突出文学贡献,是历史选择的必然。苏词作为苏轼最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文学体裁,形成其独成风貌。
一、诗词一体的词学思想
在苏轼之前,范仲淹、柳永、欧阳修等人已经在词的创作中开始突破词的体式传统,而在词的题材、内容、思想感情、词调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与当时很多词作者如晏几道、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等人一样,苏轼对此有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形成了对于词体的新的认识。
他认为词是诗之一种,“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继勉之。”(《与蔡景繁书》)因此,赞许词体向诗体靠拢的创作风格:“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耳。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也。”(《与陈季常书》)又言:“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书》)。虽然他对柳永词“句法”颇为不屑,但又对柳永词中“不减唐人高处”的句意予以肯定,又曾经对秦观词因为向传统词靠拢而表现为内容含量少、景致简单的做法表示批评。凡此种种,都表现出苏轼有明确的以诗为词的创作认知和创作态度。与苏轼同时代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秦观、李清照、胡仔、王灼等人都有相关评论。苏轼把对词体的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到了他的创作上,为其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
可以说,词至苏轼,方“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题酒边词》),解放词体,开拓词境,提高了词的品格,使词摆脱了附庸地位而蔚为大观,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开创了宋词的新纪元。
二,对词作传统题材的突破
苏词的词体创作成就,突出表现在对传统词体题材与内容的突破上。苏轼的词,包蕴广泛,几乎到了无事、无情不可以记载和表现的程度。
1.苏轼革新词体,内容和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旧疆,使词之描写对象由“花间”、“尊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他不仅以词写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而且还把诗人惯写的怀古感旧、伤时论世、纪游咏物、悼亡赠友、谪居谈禅、咏史游仙、农事村景、说理议论等题材和内容全部纳入词的创作领域,凡可为诗者皆可入词,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从而使词摆脱了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为宋词创作开拓了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
如其哲理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词从沙湖道中遇雨这一生活琐事出发,所抒发的却是表现出面对世事坎坷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作者不为多舛命运所困,追求乐观洒脱,而尾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分明又有对乐观洒脱之上人生精神最终如何安顿的思考。其性理词经常以道家、佛家的某些思想为基础,融入东坡个人对人生境遇的体悟,如其“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满庭芳》),分明有释道天命观的因素。又如其词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中有佛教思想。不过,苏词并不是儒释道思想的简单表达。苏词往往只取儒释道中的一些思想来释放、消解人生的挫折与苦痛,其最终的意图是通过这些哲理来实现对具体政治事件、人世间不如意境况的超越。值得注意的是,东坡的一些哲理性理词,每每于日常生活琐事中生发出高妙的哲理,经常形成“理趣”的特征。苏词“理趣”之所以为人瞩目,其原因一方面是将“理趣”由诗歌领域引入宋词创作,拓展了宋词的表现深度;另一方面,苏词往往将其特有的道德品格、人生态度与生活体验,以其“理趣”化的手法予以表达,或自嘲或高傲,或寄托或写意,笔之所触,意即随之,其“理趣”因其蕴含饱满的人文意象与知识素养而得到后人的推崇。另外,苏词之“理趣”,亦包含“趣味”之“有趣”、“情趣”。如《渔家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提高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PPT(完整版本易修改).pptx VIP
- B-65522CM_01-αi-B βi-B 伺服电机规格.pdf VIP
- 采购部员工年终总结.pptx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从业人员培训指南》.pdf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pdf VIP
- 投资项目风险因素识别核对表.docx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2025修订版)含答案.docx VIP
- DB11∕T 512-2024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pdf
- 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人教PEP版).docx VIP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2025修订版)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