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试题苏教版.docVIP

江苏省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试题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试题苏教版

淮安市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学业质量调查测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出(shù) 佃户(diàn) 眼翳(yì) 讷口少言nè ) B.黥布qióng?)?? 稽首qǐ?) 狞笑(níng) 按捺不住(nà) C.狡黠(xiá) 偌大(ruò) 押解(jiě) 怏怏不乐(yàng) D.纸笺(jiān) 炽热(zhì) 拙劣(zhuō) 掷地有声(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分)A.孔子知言之不用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C.九年而水不息??晚有儿息D.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不能改换的一项是(▲)(3分) A.“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可不行。你可得再仔细琢磨琢磨。(换成“坐享其成”) B.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们即使蒙受了再大的冤屈也只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也不敢随便对人诉啊!(换为“饮恨吞声”) C.他站在门口微笑着说:“老王同志啊,你这样连着几天白天黑夜连轴转,可别累坏了身子骨啊!”(换为“通宵达旦”) D.可别小瞧了咱这个班子,一个老生,一个花脸,一个小生,那可都是走南闯北都叫得响的角儿呀!(换为“出类拔萃”)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个单句概括什么叫“正能量”。(5分)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给人以一个新的健康、乐观的动力,从而使人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当下,中国人为所有带有积极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情感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正能量是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4分) 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 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 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 又如:“偏”——有了“偏”见,常常会把“人”看“扁”了。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 (2)出以舆车历山险危,不如负之安稳,乃笼盛其母,独自负之。(4分) ▲ (3)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 (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3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时所作的词空听潺潺清颖咽一句中哪种用了修辞手法?最后两句佳人犹唱醉翁词▲___________。 (《史记·淮阴侯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时不利兮骓不逝。 (《史记·项羽本纪》)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 (4)莫见长安行乐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颀《送魏万之京》) (5)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7)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而后乃今培风, ▲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D。A项 采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