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与韦小宝.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高祖刘邦与韦小宝

汉高祖刘邦与韦小宝 不知道是不是太方正的缘故,金庸笔下的人物,最喜欢萧锋,最讨厌韦小宝。但我还是承认韦小宝写得很成功。或者毋宁说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若依了从前文学批评的标准,作一个什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韦小宝是绝对够格的。我甚至想,韦小宝拥有和阿Q同样崇高的地位,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必不可少。 近日重读《史记》,越发地坚信这一道理。文学人物的成功,在其性格。而韦小宝分明是一种性格,是中国文化固有的一种性格。 生性不是太上忘情,很难做到“价值中立”。读书也便是常为一己的喜乐所左右。即以《史记》为例,《项羽本纪》似乎读过无数遍的,《高祖本纪》却从来是匆匆略过。不为什么,只因为热爱项羽,讨厌刘邦。总以为项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大英雄,而刘邦是所有无赖的始作俑者兼CEO。可以跟了项羽慷慨悲歌;读刘邦,却像是进餐时不小心嚼了一只苍蝇。我不是“为了变态而生存”,也尚能幸免“为了生存而变态”,犯不着去咀嚼苍蝇。因此,一直不曾细嚼了这汉家高皇帝。 直到最近,忽然觉得该做些学问之类的活动了,总不能白白放过这高皇帝吧。苍蝇固然可厌,但若是蛋白质过于丰富,或者含有某种珍贵的矿物质,为长得体面起见,也该作些气节上的牺牲的。于是,我便嚼起汉家高皇帝。一嚼之下,大吃一惊:刘邦分明便是韦小宝。 刘邦与韦小宝,最显著的相似性,是他们的出身。韦小宝属市民阶级,是无庸考证的。据说,韦小宝的出身,充分体现了金大侠超民族主义的博大胸怀。有个流传已久的恶毒笑话,说一个地主为老娘做寿,将一幅常用的春联改为寿联:天增岁月妈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小宝的母亲是既定的,小宝的爹可说不清楚,可能是个汉人,也可能是满人,或者蒙古人之类的。金大侠似乎说过韦春花女士姿色平平,算不得什么妓女班头,职业道德尚可(不让小宝偷嫖客的东西),敬业精神全无。这样的条件,估计小宝的爹也不会是什么贵人。所以,从出身来说,小宝绝对是市民,而且是无产的。从遗传基因来看,也不像是贵种。刘邦的出身,《高祖本纪》记的最清楚不过:“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父母以及本人的名字,颇能说明刘邦的阶级属性。“太公”和“媪”,都是对老年人的泛称。市井百姓习惯这样的称呼:“刘老爷子”、“刘老太太”,正史的体例本不该如此的。太史公这样记载,无非是因为刘邦的爹娘实在没有可考的名字。“刘邦”这个名字,也是混出了个人模狗样后才追加的。本名的“季”字,则分明是排行。这一点,《高祖本纪》是有内证的――刘邦做皇帝后,在未央宫建成庆典上,为太上皇刘太公举酒祝寿,云:“始大人常以为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这里的“仲”,也就是老二了。伯仲叔季,不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钻地洞。爹妈没有学名,儿孙自然也没有学名。民国年间的农村尚有如此的。我外祖母以及她的父亲便是这样。因为是冬天出生的,我外祖母便唤作“冬生”。后来解放了搞土改,外祖母作了公社妇女主任,由书记同志代为改名“冬兰”。我问外祖母她所父亲叫什么名字,外祖母说只有一个小名叫“狗喜”,不曾有过大名。闾巷细民,又不做官做府的,有个诨名便也可以了。英雄不论出身,给刘邦划一个市民的成分,也不至于影响了他的威名。 在等级社会,下层市民是很难有进身之阶的,除非是时来运转。金大侠替小宝考虑得颇周到,大好机缘,给了小宝两个身份――桂公公,以及天地会的法定继承人(总舵主的大徒弟)。一部《鹿鼎记》,小宝是以这两个身份混社会。小宝的历史,是金庸创造的。刘邦的历史,则是自己创造的,太史公只是追忆和记录。小宝靠金大侠,刘邦没有这样的运气,全靠自己。刘邦刻意为自己伪造了一个身份――赤帝子。贱种是不可以为人主的。马夫的儿子耶酥,摇身一变,成了上帝之子。刘邦为了神化自己的出身,只好给老爹戴绿帽子,让他老娘和龙发生关系。于是,刘邦是龙种,而不是刘老汉的种。这种身份,给刘邦带来无数方便。《高祖本纪》里有一个故事,颇值解读。是说刘邦做亭长的时候,押送劳力去郦山,路上遇见一条大蛇,挡住了去路,刘邦借着酒劲,拔剑将蛇砍作两段。一个老太太哭着说:赤帝子杀了我儿子白帝子。这件事传开以后,刘邦威信大增。明眼人不难看出,这全然是在造伪,老太太分明在给刘邦作托。同一部《史记》,《陈涉世家》揭示过“陈胜王”的炒作全过程。刘邦“赤帝子”的运作过程,非陈涉故智而何?《世说新语》,也揭露过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这类炒作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司空见惯。 读《鹿鼎记》,男性读者对韦小宝总免不了有几分妒嫉。凭什么这样稀巴烂的一个东西,就娶了七八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发了大财,做了大官呢!这样的妒嫉正是细民固有的劣根性。元代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也是这类红眼病细民的牢骚。但《高祖还乡》所叙刘邦当年行径大抵属实。《高祖本纪》有云“不事家人产业”,《高祖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