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济中心城市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比较研究.doc

經济中心城市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比较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經济中心城市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比较研究

目 录 前 言 1 一、经济中心城市的理论和功能特征 7 (一)关于经济中心城市的理论 7 1、发展极理论 7 2、发展力理论 9 3、发展序理论 10 (二)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机理 14 1、聚集作用机制 14 2、扩散作用机制 14 3、分工合作机制 15 4、政策协调机制 15 (三)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 16 1、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功能 16 2、经济中心城市主要特征 18 二、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经验 20 (一)纽约:综合产业支撑 20 1、发展概况 20 2、发展特点 21 (二)伦敦:开放发展战略 25 1、发展概况 26 2、发展特点 26 (三)东京:城市集约发展 28 1、发展概况 29 2、发展特点 31 (四)新加坡:最佳经商环境 33 1、发展概况 34 2、发展特点 36 (五)香港:自由贸易政策 40 1、发展概况 40 2、发展特点 43 (六)上海:区域分层合作 47 1、发展概况 47 2、发展特点 51 三、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路径和演化规律 54 (一)内涵式发展路径 54 1、概念界定 54 2、发展路径 54 (二)外延式发展路径 56 1、概念界定 56 2、发展路径 56 (三)均衡式发展路径 57 1、概念界定 57 2、发展路径 58 四、深圳与国内外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 59 (一)深圳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比较 59 1、经济实力的比较 59 2、产业结构的比较 61 3、人口规模的比较 62 4、科技创新的比较 63 5、城市建设的比较 65 6、国际化程度的比较 67 (二)深圳与国内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 68 1、经济实力的比较 68 2、产业结构的比较 69 3、人口规模的比较 70 4、科技创新的比较 71 5、节能减排的比较 73 6、城市建设的比较 75 (三)促进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 77 1、保持经济规模领先地位 77 2、建设服务管理人口大市 79 3、夯实综合产业结构支撑 82 4、建设国际创新创意中心 83 5、打造功能健全枢纽都市 85 6、深化国际化城市的建设 87 五、促进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政策建议 90 (一)产业政策 90 1、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 90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经济软实力 90 3、促进传统产业品牌化,提升产业控制力 91 4、引导产业外溢性发展,强化城市辐射力 91 (二)投资政策 91 1、优化投资环境,营造营商氛围 91 2、完善融资机制,优化资本配置 92 3、调整财税政策,支持公共服务 92 4、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招商引资 92 (三)土地政策 93 1、创新循环利用机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93 2、建立交易市场体系,提升土地配置效率 93 3、完善土地整备制度,引导土地市场发展 93 (四)人口政策 94 1、发挥市场配置功能,促进人尽其才 94 2、发展教育培训体系,培育人力大军 94 3、强化常住人口概念,提升人口素质 94 4、加强区域平台共建,共聚人力资源 95 (五)环境保护 95 1、构建生态环境体系,提升环境承载力 95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95 3、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保持环境更新力 95 (六)组织实施 96 1、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紧凑型城市 96 2、强化城市治理,打造现代化都市 96 3、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世界级集群 96 前 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集中地和影响源,在创新引领、开放开发、增长带动、资源配置和产业管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项目背景和意义 深圳经济特区经过三十年先行先试、引领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承载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变化。2009年1月,我国颁发《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2年)》,要求深圳“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2010年8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获国务院批准,其定义城市性质是“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确立经济中心城市定位,不仅意味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先行先试,更重要的是要辐射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然而,在全国区域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深圳的经济总量和上海、北京、广州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与天津、重庆、苏州等城市相比,领先优势在不断缩小。深圳1991.64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不仅在当前国内经济总量前十的城市中最小,而且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已日益紧张。如何破解一系列发展制约和难题,研究经济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不同路径,进而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