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册嗌卣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册嗌卣初探.doc

作冊嗌卣初探 (首發) 單育辰 吉林大學古籍所 《作冊嗌卣》(《集成》5427),原藏潘祖蔭處,後歸上海博物館,以往拓本漶漫不清,自從《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第一冊發表新拓後(著錄於第142號),清晰度方大爲改觀。此銘異於常例,號稱難懂,可惜討論它的文章並不多見。這裏按我們的理解先把釋文寫在下面,再作進一步討論: 作冊嗌作父辛尊, 厥名義(宜)曰:“子子孫寶。” 不彔(祿)嗌子,子(誕)先衋 死。亡子,子引(矧)有孫。不 敢擾,(況)鑄彝, 用作大(御)于厥祖 妣、父母、多神,母(汝)念 哉,必勿(剝)嗌鰥寡, 遺石(祏)宗不刜。” 以往如陳夢家先生、張亞初先生、連劭名先生認為其中的“”和“引”是人名,是“作冊嗌”的兒子;馬承源等先生認為只有“引”是人名,是“作冊嗌”的兒子。如果按諸先生的理解,把“”當作人名的話,則應說“不彔(祿)嗌子,先衋死。”但銘文卻言:“不彔(祿)嗌子,子先衋死。”可見若把“”理解爲人名,則他的出現頗爲突兀;如果把“引”理解爲人名,這幾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將很難說清楚,並且,這篇銘文是爲了祈禱有後代而作的,如果“子引”這個人“有孫”,那麽“作冊嗌”也就有了孫子,已有後代,自然談不上銘文最後兩行說的“一定不要傷害‘作冊嗌’,使‘作冊嗌’鰥寡孤獨,要遺留自已這一宗族使後嗣不絕”了。其實,這篇銘文裏涉及的人物很簡單,一個是器主“作冊嗌”,一個是作冊嗌已死的父親“父辛”,一個是“子”——也就是“作冊嗌”的兒子(他的名稱銘文中並未出現)。這篇銘文的難點,在於以前學者認爲是人名的“”、“引”,其實,它們應理解爲虛詞。下面我們將對此銘重加解釋,並著重梳理一下這幾個虛詞的含義。 此銘首句“作冊嗌作父辛尊,厥名義(宜)曰:‘子子孫寶。’”的意思是說器主“作冊嗌”作父辛尊彝。它的名字應該稱作:“子子孫孫寶用。”與此相類的銘文又見《秦公鐘》“作淑龢鐘,厥名曰(固)邦”(《集成》270),《懷后磬》“自作造磬,厥名曰懷后”(《考古圖》7.15)。這裏用“厥名義(宜)曰”而不是“厥名曰”,是因為“作冊嗌”作此卣是為了祈求有子而作(詳後),此時他尚無子孫,故這裏用了一個比較委婉的“宜”。銘文中有“父辛”之稱,從金文通例看,“作冊嗌”的父親已死,這同銘後“用作大(御)于父母”,其中“御”的對象爲死者的情況是一致的。 第二句“不彔(祿)嗌子,子(誕)先衋死。”“祿”的意思是“福”、“善”,典籍常見。“”,西周金文中多見,其意義可以肯定即典籍中的“誕”,是表示一種時間先後關係的連詞,其意義大概近於“乃”。與此字相當的辭例可見《麥方鼎》(《集成》2706):“唯十又一月,井侯(誕)贊於麥,麥錫赤金,用作鼎”;《司土簋》(《集成》4059):“王來伐商邑,(誕)令康侯鄙於衛”;《師遽簋蓋》(《集成》4214):“王在周客新宮,王(誕)正師氏,王呼師朕錫師遽貝十朋”等。銘文“不彔(祿)嗌子,子(誕)先衋死”的意思是“上天不福祐‘作冊嗌’的兒子,其子乃先死去。”其中的“衋”,《說文·血部》:“傷痛也”。 第三句“亡子,子引(矧)有孫。”“引”,在這裏也應該是虛詞,通“矧”,“矧”金文及古文獻中常見,古多訓爲“況”,裘錫圭先生認爲還有“亦”的意思,裘先生的說法可信。但我們還發現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在兩個(或幾個)並列的結構中,如果前句用了否定式,後句用“矧”的時候,雖然不加否定詞,但後句也表示否定,有“也沒有”、“也不”的意思,也可說相當於“亦弗”(或“亦亡”、“亦無”、“亦不”等)。如: 《毛公鼎》(《集成》2841):越之庶出入事,于外敷命敷政,藝小大楚賦,無唯正聞,引(矧)其唯王知,乃唯是喪我國。 這裏的“矧”承上句“無”而爲“亦不”的意思,“無唯正聞,矧其唯王知”是說不僅大臣正長不能聽到,周王也不能知道。 《臣諫簋》(《集成》4237):“臣諫□亡母弟,引(矧)庸有長子。” 《作冊嗌卣》與《臣諫簋》內容全不相及,但二者相關句文意和句式相當,且都有“引”字出現,可見《作冊嗌卣》中的“引”不能是人名。《臣諫簋》的“矧”亦承上句否定詞“亡”而作“亦無”的意思,整句是說:“臣諫沒有弟弟,也沒有長子”。 《逸周書·度邑》:“旦,汝維朕達弟,予有使汝,汝播食不遑暇食,矧其有乃室。” 《詩經·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這两例的“矧”亦承上句“不”而有“亦不”的意思。 《尚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 王國維說:“矧,亦也。‘矧’下省‘弗’字,言亦不肯構也。”可謂一語中的。不過這裏的“矧”已經由“亦弗”引申出“何況”的含義了,與後世訓“矧”爲“況”很是相近。 那麽,我們可以推知,《作冊嗌卣》的“亡子,子引(矧)有孫”中的“矧”也是“亦亡(無)”的意思。這句是說,器主作冊嗌“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