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3-中药的炮制[优化].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中药的炮制[优化]

第十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含义: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去皮:栓皮、根皮、果皮、种皮 去(残)茎与根 去芦 去心 去核 去毛 二、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如川乌、草乌、附子毒性很大,炮制后可降低其毒性; 半夏经生姜、明矾或甘草炮制后,可减轻对喉咙的刺激。 三、改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生首乌性微温,味涩苦,能润肠通便。 制首乌(酒蒸制)性温,味甘,滋补强壮。 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蒸制)味甘,微温,补血,滋阴。 生甘草甘、平,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炙甘草甘、温,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 大黄为苦寒药,主沉降,作用下行而泻下; 酒大黄借酒之力,作用上行,能清头目之火。 黄柏生品主清下焦湿热, 酒炙后原作用上行,兼清上焦之热。 砂仁生品行气开胃消食,作用于中焦, 盐炙后能下行,治疗小便频数之症。 炮制影响药物的归经 “五味所入”的理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心入肺, 咸入肾)在炮制理论中引申为“醋制入肝,入盐走肾,甘缓益元”等理论。 生姜主入肺,发散力强,主用于发汗解表; 干姜主入心,燥湿力强,主用于回阳救逆; 煨姜主入胃,止呕力强,主用于和中止呕; 姜炭主入脾,止血力强,主用于温经止血。 柴胡生品能升能散,解表退热力强, 醋制柴胡能引药入肝,发挥疏肝解郁作用。 炮制可缓和药性 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会带来副作用,所以要通过炮制来纠正其偏盛之性。 生麻黄辛散力强,解表力强,主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症; 炙麻黄可以缓和生麻黄的辛散之力,可用于老人及小儿的风寒表症,同时又兼有止咳平喘作用。 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蜜炙款冬花可以提高润肺止咳作用; 油炙淫阳藿可以提高壮阳作用; 盐制杜仲可以提高补肝肾和降压作用。 炮制利于药材的贮藏,保存药效 水煮苦杏仁、蒸制黄芩杀酶 蒸制桑螵蛸杀虫卵 利于调剂制剂和药效成分的煎出 矿物药、贝壳类;种子类;切制饮片 炮制可以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动物类中药多具特殊臭味,须经漂洗、醋制、酒制或炒制矫味后,利于服用。 一、一般修制      纯净处理:挑、拣、簸、筛、刷。 粉碎处理:捣、碾、镑、挫 切制处理:切、铡。 二、水制: 洗:泥沙,质地疏松或黏性大药材水洗时间不能长,种子类药材不能水洗 淘:种子或果实类细小药材除去泥沙,如牛蒡子 漂:水溶去部分有毒成分,如半夏、天南星、附子;如昆布、海藻漂去盐味,紫河车漂去腥味。换水每日2-3次,漂的天数3-14d,最好在春秋进行,夏季加明矾防腐 泡:使药材附着的一些有机物在水中泡软发酵而除去,用于坚硬的药材,如龟板、鳖甲。 飞:使药材成为细粉,如朱砂、炉甘石、滑石。 淋:用于不宜浸泡的药材。 去心:除去药材的“心”,如远志 三、火制 烘:药材置于近火处或利用烘房、烘箱,使所含水分蒸发,便于粉碎和贮存 焙:用文火烘干,如当归、防风、芒虫、蜈蚣 炒 目的:①宜于煎出成分,矫味易服。②部分炭化,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③降低或缓和毒性,改变药性。④便于制剂保存。 清炒 炒黄:牛蒡子、莱菔子、紫苏子、王不留、酸枣仁 炒焦:山楂、川楝子、栀子、槟榔 炒炭:大蓟、干姜、地榆、侧柏叶、槐角、荆芥 辅料共炒 麸炒:目的:增加补脾作用,如白术、山药;缓和药性,如枳实;缓和破气作用,麸炒苍术能缓和辛燥之性 砂炒:目的:利于煎出和粉碎,如穿山甲、鳖甲、龟板;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矫味,如鸡内金。 米炒:目的:增强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如红娘子、斑蟊 土炒:目的:能增强固脾止泻的作用,如山药、白术 烫:砂或其他辅料炒热,加入药材,烫至泡酥,温度较炒高,200-300℃ 蛤粉:目的:降低药物粘滞之性,使药物松脆,增加清热化痰功效,如阿胶 滑石粉:目的:使药物松脆,降低毒性,矫味,如象皮、刺猬皮、水蛭 煅:药材经高温(700℃以上)处理结构或成分改变 明煅:白矾、龙骨、龙齿、石膏、石决明、牡蛎、钟乳石 扣锅煅:血余炭、棕榈、灯心、荷叶、露蜂房 炙:药材用其他液体辅料拌炒 蜜炙: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蜜炙紫菀、百部、枇把叶;增强补脾益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