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河南地理-地球上大气资料[优化]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教师版)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太阳直射点自赤道移至北回归线期间( )
A.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B.日本一直是雨季
C.印度大部分地区经历自雨季至旱季的变化
D.美国洛杉矶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解析】 根据题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可以判断大致时间为3月21日~6月22日之间;中、日、印、美均在北半球,此时为夏半年;根据各自所属气候类型特征加以判断:中、日、印均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美国洛杉矶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应经历自雨季至旱季的变化。
【答案】 A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2~4题。
2.属于上升气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属于低压区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⑥
4.下列热力环流中,正确的环流是( )
A.①→④→⑤→②→① B.⑤→⑥→③→②→⑤
C.①→③→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⑥
【解析】 本组题考查从等压面判断气压高低,然后确定热力环流。②处等压面向下凹,近地面为低压,属于空气受热膨胀所致。⑤处等压面向上凸,说明此处为高压,是②处上升空气聚集,密度增大所致。①④之间气流和③④之间气流同理可推知为下沉气流。水平方向的气流都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该图大气环流形式如图。
【答案】 2.B 3.D 4.B
5.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②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③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因水流来自太平洋赤道地区,故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也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异常。如某些地区降水量的异常增多或减少,甚至造成涝旱之灾,也给所经海域的生物带来危害等。
【答案】 D
6.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低压带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 B.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的地区降水稀少
C.信风影响下的地区必然少雨 D.面对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解析】 赤道低气压带的降水是由于空气强烈受热而上升形成的对流雨;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的地区,因气温升高,难以成云致雨,降水稀少;信风影响下的地区,并非到处都少雨,在大陆东部沿海,因信风从海洋吹来,降水也较丰富;面对海洋的山坡,有的是迎风坡,有的是背风坡,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答案】 B
读图,回答7~9题。
7.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8.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9.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汇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7题,首先判断图示范围和气压分布状况,东北部是低气压,西北部气压较高,两条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2.5 hPa,M点所在等压线处在两条1015 hPa之间,因此可能为1015或1017.5 hPa。第8题N点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南高北低,根据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再结合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不可能出现偏北风。第9题4月份是我国冬、夏季风开始转换的时期,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和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风开始影响南方地区。我国锋面雨带四月份在华南登陆,五月控制华南,六月中旬后推移到江淮流域,七、八月推移到华北和东北。因此四月份④地区(即华南地区)为降水较多的地区。
【答案】 7.C 8.D 9.D
10.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C.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解析】 30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属高层大气,受到地球的引力较小,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所以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是有限的。
【答案】 B
读某地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完成11~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局招聘考试《铁路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 《QSY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pdf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实验题】(试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docx VIP
- 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双赢.docx VIP
- 技术标书技术方案(完整资料).pdf VIP
-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pdf VIP
- DB21_T 1565-20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 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_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方案.pdf VIP
- 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PPT.pptx
-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12.2滑轮》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