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河北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 杨小波
设计理念
编入高中新教材的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切入点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教学时要关注小说的两条线索: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相互交流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
?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冬冬读课文》教学设计_0.doc
- 《冬天是个魔术师》教学设计_1.doc
- 《冬天来了》主题一:下雪、结冰.doc
- 《冬天来了》主题一:下雪了结冰了.doc
- 《冬天来了》主题二:取暖办法多.doc
- 《冬天来了》主题反思.doc
- 《冬眠》教学设计之一.doc
- 《冬眠》教学设计之二.doc
- 《冰川与晚霞》教案下载.doc
- 《几分之几》的免费教学案下载.doc
-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高三下学期数学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四年级下英语单元测试题-Unit4_人教PEP(无答案).doc
-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发言稿.doc
- 专题0401 词类活用考点(课件)-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教师基本功培训心得体会.doc
- 2025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小学第一学期工会工作计划.doc
- 2025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