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清照词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论李清照词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作者:2007级中文系(1)班戴元祥
【摘要】:
【关键词】: 在词人济济的宋代,李清照之词总是被世人取与苏轼及辛弃疾相提并论。有人称她为宋词婉约之宗,更有人说李清照是北宋第一大词人,尽管其名气言过其实,但在文学史上,李清照已经与伟大的骚人屈原,诗人陶潜,杜甫并论不朽了。她不仅在女性里面是第一大作家,她的文品与作品,已经与世界永存了。她的创作集《漱玉词》,不过二十余首,但首首都是精金粹玉之作。李清照一生坎坷不平,飘泊无定。她曾经沉浮尘世之情海,得失尽是泪,又历经国家政权更迭。所以她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无不休息相关,在表现尘世之悲欢离合所突显的人的感情也有轻重。她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父母能文善词。她十八岁便脱离了她的处女,和赵明诚结为连理,这算是她一生生活中最美满的时代,由她的词“绛绡薄,水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帱枕簟凉”(《采桑子》)“绣幕芙蓉一笑间,斜偎宝鸭依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綄溪纱》)等等,这样的描写,总算能够深深地烘托出少女的情致和心绪,这样的生活,总算是人生最美满的了。 但是青春的年华,是这般容易消逝的,甜蜜的生涯,已成为过往的回忆了。当李清照四十六岁时,明诚为其母奔丧到金陵,独剩她一个渡过孤寂的生活。后来金人又陷青州,明诚病死他乡,家仇国恨染其一身。从此李清照便变成了以悲痛聊渡余生的老妇人了。其后期之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般深沉地为她自己喝一首悲伤的晚歌。纵观作为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一生,她前半生为喜,后半后为悲,像一条分水岭被划得清晰如水。她的词也应以她南渡人生的这条轨迹为界,分为前后二期,这样我们就更能清晰地看到李清照的抒情词里表现的各种抒情主人公形象。她前期人生得意,其词里的人物多有浪漫之情,且乐观向上,热烈。多是写在少女少妇的闰阁及爱情生活。后半期失意,其词里人物也多半是带着沉重的乡愁与破败之感。多抒写对国陷家亡的伤感之情及个人与的水火不容。把作者及词里人物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联系,我们在李词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便具有了社会价值及审美意义了。 活跃的生活,正是作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在宋代词坛,有许多作者是无病呻吟,但李清照却难能可贵地抵挡这般呻吟之风,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她的词有其独特之处,最突出一点是她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而在写真情实感的时候,又掌握了高度的语言技巧,写得淋漓尽致,却又不是一泻无余。她的作品字里行间包含着生动的形象,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边白描的笔法,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境界。她虽出“名门闰女”但终有属于她的少女生活和情怀,所以在她的词里年少时代,她词里总活跃着少女活跃的激情,青春的欢娱,生活的高潮这几类形象。有如以下一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写女主人早上起身后的一个生活片断,起二句是对昨夜情事的追忆。虽然这一夜,词人倾听不断放耳的风声,雨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睡得并不安稳。何况,她还未“消残酒”呢。所谓“浓睡”不过是为了烘托经过一夜后的鲜明对比,以点出变化的突然。实际上欣欣然生气勃勃,以及受惜芳华的多情性格。这首词前四句化用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诗意,更通过女主人公与卷帘侍女的一问一答,暗示出这个抒情形象惜春而又不伤春的内心感受。在这一个层次上,作者曲折委婉地表现了主人公这一丰富细腻的内心变化。首先词人整夜都在为这场风雨所引起的节物变化而担忧,所以,她一早起来,不顾残酒未消,便迫不及待地向侍女发问。这里,词里的纯用虚笔,仅从侍女的回答才能得知,这种写法,与其说是为了句调安排的需要,不如说是为了反映主人公特定的心情。因为,在一夜的辗转中,她有着太多的梦想,如果直说不仅词中包容不下,而且也会冲淡心灵活动的浓度。因此,作者虽未写出问的内容,实际上却似虚而实,更加逼真地反映出她的迫切的焦虑。然而,对于女主人的这种心情,侍女的反应却是很平淡的。她认为“海堂棠仍旧”而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对比,表现了两个人物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感受和感情倾向。前人曾指出这首词短而曲折的艺术特征。《廖园诗评》云:一问极有情,答以“仍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妙在含蓄。短幅中含有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历来批评家评李清照此词,也多指出“绿肥红瘦”一句,加以赞扬。胡仔说“此语甚新。”可见,李清照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传达词中主人公丰富而敏感驿动的心理世界的!从而能使一个充满着灵气的抒情形象顿时跃于纸上!出色的艺术家,最善于捕捉一瞬间的生活情景,并使之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我们这样说,人们一定立即想到优秀的摄影师,因为摄影师的创作往往是刹那间完成的。这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