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希拉里:白宫之路遭遇挑战?.doc
希拉里:白宫之路遭遇挑战?
“你认为希拉里的发型比你的发型招致了更多关注是公平的么?”难以想象这样八卦的问题竟然会出现在美国主流媒体对一位民主党总统初选参选人的专访当中。不过,正是由于共和党阵营中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的颠覆性存在,目前整个2016年总统大选的隐形初选部分似乎充满了娱乐化气息。然而,听到这个问题的民主党参选人伯尼?桑德斯却一本正经地反问道,“我是为了严肃议题竞选总统的,你有什么严肃问题么?”
很显然,这位佛蒙特州的资深国会参议员并不希望媒体把自己近来在民主党阵营中的急速抬升与特朗普同日而语。但发型提问的弦外之音也颇有过分指摘希拉里的意味。从过去半个月的民调走向上看,希拉里的支持率竟然跌落到50%的红线之下,而桑德斯则爬升到了将近30%的高位。甚至在被广泛认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初选揭幕州艾奥瓦,希拉里竟然以37%比30%与桑德斯几乎打成平局。在烈日的炙烤下,希拉里的白宫之路似乎远没有5个月前正式启程时那么一马平川了。
桑德斯:尚且构不成希拉里的对手
比希拉里还要年长六岁的桑德斯始终被认为是一位议题候选人,其参选的更多意义在于推动富有平民主义色彩的政策议题进入本次民主党总统竞选的议程当中。不过,从静态对比而言,长期以与民主党结盟的独立人士身份出现的桑德斯在众多政策上的确与希拉里存在着极大的区隔。希拉里支持的伊拉克战争授权、救市经济刺激计划、《爱国者法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等,都是桑德斯极力反对的政策议程。而在更令民主党基本盘选民关注的与华尔街关系上,桑德斯也坚定了决绝的立场,不像希拉里那样暧昧甚至与华尔街共舞。
政策立场上的平民主义甚至是“民主社会主义”倾向,客观上帮助桑德斯占据了意识形态光谱上的一席之地,也很大程度上充分整合了因马萨诸塞州国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拒绝参选而大失所望的极端自由派势力。而这位耸肩驼背、白发稀疏的老爷爷甚至还很富有煽动性,特别是针对那些期待改变的青年人而言。据报道称,桑德斯8月17日在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造势活动竟吸引到了2.8万人。
必须看到的是,桑德斯在民调中的抬升并非是因为选情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的,而是希拉里本人的持续失势。换言之,桑德斯的崛起极可能是暂时的,是民主党名义对希拉里的一种宣泄。当然,这些宣泄也未必是对希拉里的抛弃,而是一种对她领先常态化或获得提名必然性的厌烦。如果将希拉里和桑德斯在满意度方面民调结果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民主党民意仍旧出于希拉里的超强可选性而理性地给予其充分支持,但在感性上对她的感觉一般。这种态势似乎与2008年的情形颇有几分相似,希拉里一路看似理所当然地领先,直到杀出了令整个民主党人振奋的奥巴马。
当然,桑德斯无法与当年的奥巴马相提并论,尚且还构不成希拉里的真正对手。由于与华尔街的紧张关系以及对竞选改革与捐款限制的强烈呼吁,桑德斯至今几乎没有通过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方式得到任何资助,其目前募集款项的80%以上都是200美元以下的捐款,其总额也远远不及希拉里的1/3。这就意味着,更多依靠年轻人网络小额捐助的桑德斯难以支撑全美范围内的竞选持久战。同时,独立人士身份的桑德斯虽然极好地迎合了同时存在于两党内部的所谓反主流、反在任者、反华府精英的某种狂热思潮,但其政策立场明显存在偏执的一面,不但拿不到民主党主体的认同,也会在可能的大选中吓跑打破致命平衡的中间选民。
“邮件门”充当了催化剂
被动得分的桑德斯应该要谢谢“邮件门”的持续发酵以及希拉里团队在应对上的轻率与迟疑。3月2日首先由《纽约时报》爆出的“公事私邮”甚至涉嫌泄密的“邮件门”丑闻虽然在八天后就引发了当时尚未宣布参选的希拉里的正面回应,但其“不方便在同一部智能手机上使用两个邮件帐户”的托辞始终无法令人信服。显然,在希拉里团队看来,“邮件门”对于本来就毁誉参半的希拉里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随着新的新闻噱头的涌现而很快被舆论忘却,更何况有调查显示1/3的联邦政府雇员正在使用私人邮件处理公务。
不过,“邮件门”的背景无疑是党争性的,希拉里在邮件使用上的失当最初是由国会众议院班加西特别调查委员会发现并透露给媒体界的,而这个由共和党主导的特别委员会自2014年5月成立以来就始终将矛头直指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班加西使领馆遇袭事件前后,奥巴马政府、特别是希拉里治下的国务院可能存在的失职问题。从这一目的出发,希拉里的“邮件门”算得上是国会共和党人的最大收获了。正是在共和党阵营的穷追不舍下,希拉里阵营意识到“邮件门”已存在无限延烧趋势,于是才将服务器交给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定期公布邮件内容、甚至希拉里本人还答应将在10月出席众议院班加西委员会的专题听证会。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先后四次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公布了近8000封希拉里的邮件,其中内容大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