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公示.doc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公示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公示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2011计划”全称“”,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4月11日,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学校属性: 以各类高校为实施主体 中文名: 划 出发点、目国家急需、世界一流 简称: “2011计划” 标: 创办时2012年启动(四年为一个周核心三位一人才、学科、科研创新能间: 期) 体: 力提升 和的发展四类协同创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类别: 和延续 新: 业、区域 主管部体制机制改着力推动“八个方面”的改教育部、财政部 门: 革: 革 目录 计划简介 基本要求 启动背景 媒体解读 创新中心类型 首批名单 多方评价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1-3]。舆论解读形象的称,“2011计划”是“产学研一体化”的2.0版[4]。 首批名单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并且在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该计划由教 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5],部分省份已经开启省一级协同创新提升计划[5]。 2013年4月11日,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并开始在教育部网站公示。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涵盖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据统计,全国已培育167个协同创新中心,吸纳了超过200亿元的社会资金。 “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总结高校改革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改革设计,建立综合改革实验区,着力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二是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五是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六是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七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八是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2011计划”也将成为我国最新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投资计划。 “2011计划”是“”、“”的发展和延续,三者依据我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各有侧重,相互依托。“211工程”、“985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发展和高校内部的建设。“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从而能带动与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6]。 201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学百年校庆上发表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