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专题复习政治(通用版)专题突破word:专题三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 命题规律 备考建议 我国的分配制度 3年4考,本考点近几年趋“冷”,但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基础理论、也不可忽视,该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分配方式的理解,侧重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知识点的考查 知识:收入的分配(一个核心);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两个方面);维护社会公平
热点:国家重大会议提出的对分配制度的完善措施;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方向的转变;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如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进出口关税调整等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年6考,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从考查方式上看,多结合中央与地方的方针政策,选取典型的图表材料,切入点灵活多变,有时会与财政、税收、宏观调控等知识结合考查 财政及其作用 3年10考,该考点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财政的作用及财政政策的知识,同时应注意相对较少考查的知识点,如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及其种类 3年7考,税收的基本特征近几年没有考查,而税收的种类和税收的作用是近几年高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多结合我国的税制改革,以某一具体税种的政策变化为背景材料,在考查税种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税收的作用
个人收入的分配
放眼真题 觉悟命题]
考向1 收入分配
1.(2015·山东卷,25,4分)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解析 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可以直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排除A;国务院决定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国家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不是健全初次B;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了再分配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符合题意;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财政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D错误。故选C。
答案 C
考向2 实现社会公平
2.(2012·全国卷,38)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
我国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
我国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占比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 本题以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从“是什么”“怎么办”“
答案 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对策:提高居民
本考点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从考查方式上看,多贴近中央与地方的方针政策或选取典型图表材料,切入点灵活多变。还要注意与财政、税收、宏观调控等知识结合。
圈定高频 多维贯通]
1.区分不同的分配方式
如何考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列举具体的分配事例 选择题 分析主体获得的收入具体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怎样答
区分不同的分配方式,最重要的是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私营、外资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分配。主要表现为工人劳动报酬(工资、津贴)、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再分配: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主要表现为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 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 劳动所得: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非劳动所得:按资本、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注意: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点拨 “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一看分配的领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
2.社会公平问题
如何考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列举社会分配不公的具体数据、事例 选择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数学二模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doc
- 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 专题0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
- 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 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
- 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 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
- 专题0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 专题0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
- 专题04近代中国的政治(讲)-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