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想是像宋徽宗那样画画.doc
梦想是像宋徽宗那样画画
摄影_卢慧明
怂人档案
胡诚
怂方式:离开画廊做自由画家
1986年生于湖南省怀化市,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三工作室。在校期间已崭露头角,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毕业后作品被多所收藏机构收藏。2015年2月参加广东美术馆“机构生产―广州当代艺术生态考察”。
2015年2月11日,广东美术馆,广州青年当代艺术展,随后艺术圈子里就开始流传艺术家与馆方之间的种种龃龉与不快。
看了几天展览,广州美院的老师陈子君和策展人李冠宇都提到胡诚这个名字,当我寻找他的时候,发现他的画我早就熟悉了。他的“含蓄”与“前卫”水乳交融,作品《虚拟体验――宋徽宗》的画风隐隐透出一种莫名喜感,“宋徽宗”穿着清朝皇帝的便装,在室内坚持戴副墨镜,左手端着调色板,画的应该是油画。周围簇拥着一群满族官员。
1986年出生的胡诚在大学期间作品就在国内多次获奖并参展,与一家颇有实力的画廊签约,作品曾被刘益谦收藏。后来他与画廊解约,在清贫的生活中继续绘画。
他向往的是宋徽宗的地位与充裕的创作条件,工作室里目前有四百多管油画颜料――至少,胡诚从局部上比肩了宋徽宗。“皇上是不能被替代的,说皇帝画得不好是不可能的。他不用考虑物质,考虑成本,考虑下一餐在哪里。他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淡定从容地面对一切。”
然而这幅画却几乎没用什么颜料,人物也是模模糊糊的。另一幅画《江雾上的渔夫和鸬鹚》与此类似。画布的选材和颜色可能已经考虑了“雾”的效果,也就没去画“雾”。所以空白处显得很多,“观众估计会觉得没画完。”胡诚猜测。
他想象宋徽宗画画,“有安全的感觉。自由自在,稳定。”他自己则一直处于“反宋徽宗”的不安全状态。陈子君说他“不太会与人交流。”李冠宇说他是一个“内心纯洁的人”。在谈自己经历的时候,他常常用“恐惧”这个词。就在展览举办的当天早上,他起床发现,一场大火将隔壁市场烧得干干净净。
为何在一场重要的盛典降临时“恐惧”这老朋友又来了?这又预示着什么? 新造回忆
胡诚在广州搬了很多次家,最后搬到位于番禺区东北部的新造镇。但在策展人李冠宇感觉中,在这里卖画可能还不如小洲村。广州艺术家聚居地小洲村,胡诚也呆过。小洲村风景不错,河边点缀着村民们被艺术家改造过的房子,近年来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热点。“每天要梳好头发,考虑穿什么衣服。”在不停翻新的成功艺术家工作室旁边,胡诚和母亲租住在村民房子里,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有一种难民的感觉。”
官网数据表明,2010年新造镇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0689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018元。穿着与学生无异的胡诚在这里发现自己感觉到非常轻松。他带着广东艺术家中可能最多的画框和颜料,找到一家宽大的粮仓住了下来。除了颜料,他的安全感其实也很奢侈,“我需要在一个地方住五个月,才有稳定的感觉,才能真正开始画画。”
五年来他一直画画,并等到了策展人李冠宇的电话。
多年没有回过老家湖南怀化。他还是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回答家人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先找个工作然后再画画?
这些年来总共找舅舅们借了五万多块钱,在当时算一笔不少的数目。为了到广州来读油画这个昂贵而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母亲卖了25平方米的房子,价格也是五万多。春节,他将母亲接到广州来住。与很多湖南人一样,母亲始终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母亲说,“他三岁的时候我带他去乡下走亲戚,回来就把他舅公在田头上挑着扁担担着菜的样子、太太、喂的小鸡啊,家里的小猪啊全部画了。画得相当好。”
胡诚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大不如前。母亲是单位的保管员,把开完发票的废纸捡回来让他画画。“画蜡笔画,蜡笔花得钱少一些。”
高考的时候考虑的是学费便宜与好找工作,在国画和平面设计之间胡诚选择了国画。天津美院承诺可以录取。然而学油画的念头一直折磨着胡诚,母亲看在眼里。最后关头,母亲让他改了志愿,广美油画。没有把握,也没有复读的钱,母子俩在恐惧中相互安慰着度日。
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母亲回忆道,“他五岁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他一直想买黑猫警长的玩具。我说算了吧,到时我们有钱了再买。他说,妈妈,到时候我们有钱了我就不喜欢了。唉呀,刺痛了我的心啊。”七岁那年,外公把那套黑猫警长的书买了,算是了了他小时候的愿望。
六个舅舅都借了钱,19岁的胡诚来到了广美。那是2005年。
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处于高歌猛进的状态中。外媒最夸张的说法是,中国艺术家引领着全球收藏市场的行情。胡诚在象牙塔里废寝忘食地绘画,处于狂喜之中的他惟一的苦恼是迟迟无法确定自己的风格。 生存策略
2008年金融危机刮去了中国艺术市场最上层的泡沫,北漂的广东艺术家大多数离开了北京。此时的胡诚慢慢找到
文档评论(0)